媒体聚焦

聚焦盐城现象
凡人善举 德耀盐城  201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凡人善举 德耀盐城——20年传唱一首歌》醒目标题,刊发记者申琳特稿,聚焦盐城是一个“朴素的道德情感不断生长的地方。近年来,通过深入持久的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盐城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唱响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道德曲’”。全文如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
20多年了,纪念丹顶鹤姑娘徐秀娟的这首歌,依然在这块土地上深情传唱。当年送别徐秀娟烈士的那一幕,当地人至今还记在心头:那天,不到2000人的小镇,近千人自发前来送行……
江苏盐城,丹顶鹤、麋鹿自由栖息之地,朴素的道德情感不断生长的地方。近年来,通过深入持久的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盐城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唱响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道德曲”。
盐城多水,当年徐秀娟溺水而逝。这些年水中救人的故事,这里还有很多很多:
2010年12月,盐城市盐都区,一辆载有10名幼儿园小朋友的面包车失控冲进河中,半月前刚做过胃癌手术的农村妇女王加丽闻声赶来,跳进水中将孩子们一个个抱出。
2014年1月,盐城市响水县,农村少妇汪凤玲发着40度高烧,正在家中输液,忽然听到“有人掉河了”的呼救声。汪凤玲拔下针头冲出去,毫不犹豫跳进河中,破冰救出三轮车掉河的祖孙3人。3月,汪凤玲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4年1月,盐城市阜宁县,农民邹必新眼看前方的三轮车栽入河中,马上停下车子跳进河中,救出了两名妇女和一个孩子。前几年在外打工,邹必新已经有4次下河救人的经历。
跳进水中救人的,还有2012年北京7·21暴雨中一群可爱的盐城农民工。
2012年7月21日,京港澳高速南岗洼大桥,180多人被洪水围困。漆黑的雨夜,150多名以盐城农民工为主的救援队伍赶来了:材料员陈文堂身系绳索在洪水中沉浮,在大巴车和安全地带之间拉起一条“生命线”;父亲何学中带着儿子何明冲向深水,全忘了儿子还是个“旱鸭子”……来自老区盐城的农民工兄弟,温暖了北京那个难忘的夜晚。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是基、文化是脉、百姓是本,而民风则是魂。”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正如先人煮海而来的盐我们须臾难离,要让道德如盐一样溶入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20多年前,丹顶鹤姑娘逝去,《一个真实的故事》到处传唱;20多年后,无数平民英雄站出来,一首首“道德曲”节奏铿锵。

崇德向善 好人辈出  201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六版要闻以《崇德向善 好人辈出——盐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透视》为醒目标题,刊发记者申琳的长篇通讯。文章以信手拈来的好人现象阐述盐城之所以“崇德向善,好人辈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感动,道德的力量;追寻,道德的土壤;筑魂,道德的高地。全文如下:
江苏盐城,先民煮海为盐而生的城市。
这块古老的土地,不仅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也崇德向善,好人辈出:风雪中守候2万多元现金失主的环卫女工,北京7·21暴雨中舍身救人的农民工群体,身患绝症奉献不止的机关干部,面对金钱不为所动的普通市民……近几年间,这里平均每年产生“中国好人”超过5个、“江苏好人”超过10个,获全国和省道德模范称号或提名的已有17人。
感动,道德的力量  面对一位倒地的路人,你能不能俯身帮一把?
这个简单的问题,困惑了人们许多年。而在护士徐静、机关干部徐兆学看来,不需有丝毫的犹豫。
花甲之年的市民董二林脑供血不足倒在路边,接孩子放学的护士徐静拨开人群蹲了下去,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紧急抢救十几分钟,徐静已是满头大汗,老人终于有了气息。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徐静悄然走开,直到身体康复的老人多方打听才找到这位“救命恩人”。
小轿车侧翻,孕妇被困车内,路过的盐都区人武部干部徐兆学,想都没想,跑上前拉开车门救人。虽然后来也遭遇对方亲属的无理质问,徐兆学至今信念不改:“遇到这种事,我还是要救人。”
当一张张百元大钞迎面飞来,你能不能捡起来主动交还失主?
在金钱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从容。但在一群普通盐城市民那里,他们却表现得非常坦然。
位于盐城市大庆路黄海农商银行的一个监控探头,记录下一群生动的身影:市民郑先生手中的2万元不慎掉落,随即被大风刮得满天飞舞。银行大厅里很快跑出一群人,追着钞票慌忙捡拾。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费力地弯下腰一张张捡起钞票,随后走上前去,伸手将捡到的钞票递到郑先生手中,其他人也纷纷拿着钞票走上前来。“2万元钱,风刮得到处都是,最后只少了3张,肯定是被风刮到哪里去了。”感激不尽的郑先生招呼请众人吃饭,人们纷纷微笑着摆摆手走开。
面对危险,生死考验面前,你能不能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安危?
徐兆学,还是这个身患白血病多年的人武部干部。2012年7月,盐都区北龙港街道,一辆失控的轿车接连撞倒十几辆电动车,快速冲向人群。车子离人群还有几米远时,徐兆学猛然发觉,他蓦地将身边两位老人和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推向路边,自己却被飞驶而来的轿车撞出老远。右腿被撞断的徐兆学被送往医院,医生责问他:“你知道白血病人失血意味着什么?”徐兆学忍痛回了一句:“救人要紧。”
北京7·21暴雨中的那群农民工兄弟,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大桥,迎着几米深的洪水冲上去,没有因激流而放慢奔跑的脚步。
“这事很平常,换谁也都会这么做。”面对外界的赞扬,这些盐城人几乎都是淡淡一笑,只有这么朴素的一句表白。
追寻,道德的土壤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盐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当年“苏北的延安”。“老区人民的淳朴善良,多少年来代代相传。”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负责人孙国栋说。
2011年农历大年初八,盐城普降大雪。天还没亮,环卫女工韦青、陈红在扫雪时发现了一个装有一摞摞面额不等钞票的包裹,两人边扫雪边等待失主三个多小时。天大亮时,两人将包裹交给了警察,经清点那些现金有两万多元。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两位环卫女工坚守着人格的尊严。后来,失主拿出1000元感谢,她们谢绝了;单位奖励她们2000元,她们捐给了重病的女孩。其实,两人都是下岗后再就业,丈夫打工,孩子上学,老人高龄多病,家庭经济都很拮据。
70多岁的农村老人单德凤,古稀之年连遭丧子、丧夫之痛,儿媳又下落不明,一个人拉扯孙女艰难度日。亲人已去,却留下7万多元的债务。“人不在了,债却不能赖”,年老多病的老人,硬是挣扎着种好11亩田地来还债。几年下来,老人已经还掉5万多元的债务。
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人们,同样坚守着道德的价值:保护战友、以身殉职的连指导员罗昊;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牺牲的农民企业家戴俊;扎根偏远山区、立志终身支教的大学生陈晓明……
道德土壤丰厚,才能生长美德之花。多年来,盐城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培育着崇德向善的道德土壤。1992年起,盐城每年开展“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市县乡村逐级推荐,群众广泛参与推荐,并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短信投票等形式积极参与评选。近年来,盐城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开辟专栏,浓墨重彩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事迹;各级组织先进事迹宣讲活动,进社区、进机关;道德模范一条街上,先进人物的照片和事迹上了墙……多种形式的宣传、评选,人们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事迹耳熟能详,一种“崇德”的风尚蔚然成风,一种“见贤思齐”的思想在心中萌动。
“对道德典型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表彰,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道德、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盐城人时时处处感受道德的正能量!”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红红表示。
筑魂,道德的高地  多年道德建设之功,让众多平凡岗位上的人们纷纷发光:盐城党校干部郑巧玲,几年来累计拿出10余万元,资助20多名新疆贫困学子,“我们一家三口衣食无忧,还有些存款,应该为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尽一份力。”盐都区69岁的农民乐绍琪,将自家的新房拿出来无偿办农家书屋、办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咱们农民缺文化,农村娃放学后没有个好去处,人人都能做好事,我一个老头子怎么不能?!”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是基、文化是脉、百姓是本,而民风则是魂。”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正如先人煮海而来的盐我们须臾难离,要让道德如盐一样溶入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结合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盐城市委号召党员干部要更好地修身立德,带头向道德模范学习。
连续22年的“十佳文明新事”评选,连续3届6年的道德模范评选,每月开展的“身边好人”评选……在盐城,城市在发展,文明不掉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发展水乳交融。盐城已经四次向全市发文,号召学习徐兆学、北京7·21暴雨盐城农民工群体等先进典型。同时,还设立“盐城市美德基金会”,对道德模范、突发性道德事件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
“让有‘德’者有‘得’!”盐城多个部门为道德模范开辟了“绿色通道”:公交部门发放免费乘车卡,园林部门每逢节日就送花,金融部门提供“道德贷”,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苏好人等可获得银行最高30万元的低利率贷款……
2013年6月,“中国好人”徐兆学从黄海农商银行获得10万元的授信,成为盐城“道德贷”首批受益者。“用文明做担保,以诚信作抵押”,盐城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对于道德模范来说,“道德贷”是一种褒奖;而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道德贷”更是一种价值导向,“有道德的人,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回报。”
为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盐城今年年初出台政策措施,提高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对见义勇为人员在就业、子女受教育、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低收入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加大基本生活保障。朱克江表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座“厚德盐城”,盐城还要进一步完善两个方面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好人有好报”;二是要建立保障机制,让道德模范“流血不流泪”。

聚焦好人群体
他们用勇敢和善良诠释了最美  2012年9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以《用勇敢和善良诠释最美》为题,讲述了一组“最美农妇”、“最美火烧哥”、“最美农民工兄弟”等普通人在危难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凡人善举。

“最美农民工兄弟”这一片段,运用的是倒叙手法:通过记者对事发现场的探寻和对参与救援行动的农民工兄弟、被救群众的采访,介绍了农民工团队舍身救人的壮举,报道了他们先进事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电视画面上看,7月21日晚,京港澳高速公路北京段一片汪洋。水涨得飞快,大巴车很快就要被全部淹没了,人们只能爬到被困车辆中的两辆大巴车车顶上躲避。就在大家担心大巴车随时会被淹没的时候,岸边突然出现了灯光。此时,赶来营救被困人员的正是附近工地的农民工兄弟们,其中有近60名就是来自盐城市的农民工。
盐都区大冈镇的农民工陈文堂第一个下水,他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大巴车反光镜上,并向车顶的被困人员高喊“让小孩妇女先走”。此时又有许多工友赶过来加入了救人行列。激流之中,工友们搭起了一条“生命救援线”。拴绳子、救人,他们在被困车辆与岸边之间不知疲倦地往返着。最终,182名被困群众全部平安上岸。
“妈妈,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爸爸了。”当晚,盐都区大冈镇16岁的中学生陈斌,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爸爸陈文堂,连忙喊妈妈过来一起看。除了陈文堂以外,盐城救人农民工中的范华春、李传根等人,也一起在《焦点访谈》亮相。他们介绍救人过程,接受栏目记者的采访。陈文堂朴素地说:“都是人命关天的事,换了谁都会去做的。”
节目最后,主持人敬一丹作出的总结评价是:“这些可敬的普通人,他们在关键时刻用勇敢和善良诠释了最美。”
众人“追风”  2万元失而复得  2014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江苏盐城:众人“追风” 2万元失而复得》为题,报道了发生在盐城市区黄海农商银行门前众人“追风”,为不慎散落两万元现钞的一对夫妇捡回现钞的新闻事件,同时播放了事发银行监控摄像摄下的画面场景。以下是《新闻联播》对新闻事件的解说词:

2月9日上午,江苏盐城市区黄海农商银行门口的监控摄像前:一对夫妻正经过银行门口,当老公把刚刚取出的2万元现金交给老婆时,一阵狂风袭来,百元大钞瞬间被大风吹飞。
这对夫妻是来盐城做生意的外乡人。他们刚在ATM取款机上取出钱来,就被大风吹飞,夫妻俩顿时都傻了眼。从银行内部的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市民纷纷向外张望,并迅速走出银行大门。银行门口的画面中陆续出现了十多个人,他们都弯下腰加入捡钱的行列,甚至还有钻到车子底下的。夫妻还没从惊慌中回过神儿来,人们已经陆续将捡到的钞票交到他们手里。
从钞票随风四散到失而复得,只有短短两分多钟的时间。看到失控的公共汽车横冲直撞,看到那么多钱被风吹散,我们会倒吸一口凉气。可是看到一个勇敢司机挺身而出,一群人热心相助,我们又会长出一口气。摄像镜头的无声记录,带给我们更多信心:本分善良的普通人,依然是我们生活的主角;敬业、友善,依然是社会精神的主流。
诚信和友善 面对散落的钞票  2014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侯丰以《面对散落的钞票》为题,再次讲述并播放了发生在盐城市区黄海农商行前,众人面对散落的钞票所采取的善举。主持人侯丰在栏目最后说:“遇上坏天气,钞票吹散了;感受好风气,钞票送回了。在失主看来这无比温暖,在我们看来这举动十分感人,但是那送还钞票的热心人却都说‘这很平常’。这句平常中体现出的‘诚信和友善’,正是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侯丰和画面解说人的解说词,以及画面中记者与涉事对象被采访时的对话内容:
侯  丰:一把钞票,随风飘散,漫天飞舞——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少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如果它真的出现了,假如您是钱的主人,您会怎么想?假如您是现场的路人,您会怎么办?
最近就有一波人遇到了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
解说人:这一幕,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的大庆路上,只见百元大钞当空飞舞,从天而降,十几名男男女女都在捡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安装在这条路上的黄海农商行监控摄像头记录了事件的经过。2月9日上午10点28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驶入停车场,停了下来。随后,一位男士走下车,向马路对面的农业银行走去。10点42分,这名男士返回,走向轿车。此时,轿车后侧车门打开,一位女士下车。随后,男士从兜里取出了什么东西,打算交给那名女士。女士没有拿稳,交接的东西瞬间被风吹散,两人顿时惊慌失措。原来,被风吹散的是钱。
失主郑先生:我取这两万元钱,准备转到银行里去,借给人家的。我老婆坐在这边,下来的时候,我把钱给她,她没有拿好,撒到地上了。
失主徐女士:他把钱给我的时候,我还没有接到钱。他大概是怀疑我,怀疑我接到钱了,就飘了一身。
大堂经理朱霞:当时,我在值班。正好当时外面都在喊:“下钱了!”说的我当时感觉很奇怪,然后就跑出去看了。很多人都在那边捡。
解说人:经了解,郑先生在对面农行的ATM机上取了2万块钱,回来准备将钱递给刚刚下车的妻子。没想到妻子还没有拿稳,郑先生就松了手。当时正刮着大风,2万元的钞票,瞬间随风飘散。
失主徐女士:那个飘的啊,哗啦哗啦的,整个天上都是钱。我们的心情非常着急。2万元钱呢,不是个小数目。
解说人:夫妻俩非常着急,生怕自己的辛苦钱不翼而飞。而就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发现几名路人已经开始捡钱了。随后,一些本来在银行大厅内等着办事的人,也发现了这一幕,纷纷从里面跑了出来。见此情景,夫妻俩的心一下子收紧了,这些人到底是为何而来呢?是在帮忙捡钞票,还是帮倒忙抢钞票呢?银行一位工作人员道出了原委。
银行会计王海燕:我在这边等客户,后来看见玻璃那边嘛,就看到钱飘起来了。因为顾客在东边,我当时第一反应嘛,是以为他在ATM机上取钱。我说,快点去外面去帮他捡一下。后来,我们黄海行这边的顾客,这边坐的那些顾客,大家也就全出去了。也没说什么,大概也就是两三分钟吧,就把钱捡好了。
记  者: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你是感觉他们是在帮你捡钱呢,还是在哄抢啊?你有没有担心啊?
失主徐女士:当时我有点小担心,但是我心里还是很平静的,人家看到这么多钱散了,肯定帮我们一起捡,但我也不敢说。我也没有办法。
解说人:很快,这些好心人将飘落在地上、车底下的钱拾起来,纷纷归还到了郑先生和老伴的手中。众人捡钱的过程大概持续了几分钟。随后,郑先生拿着大家归还来的钱,匆忙走进了银行的大堂里,先是向人询问着什么,紧接着又转了一圈,看上去忐忑不安。
大堂经理朱霞:他当时一进来就说,哎呀,不要数了,肯定最起码少了几千块的样子。没有多少钱了。
解说人:银行的监控画面显示:这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上前与郑先生夫妇俩交流了几句,接着便把夫妇俩引到了服务台前。原来,郑先生夫妇俩担心钱被大风吹了,这么多人捡,到底能捡回多少,损失多少,两人心里没有底,想请银行工作人员帮忙点下。工作人员接过了他们手中的钱,开始整理起来。
大堂经理朱霞:就从包里面乱七八糟地拿出来,把它整理整理,帮他数。还不错,只少了300,一共是197张,就少了3张。那3张应该不是人为,它应该是被大风刮到够不到的地方去了。
失主徐女士:没有想到,我真是没有想到,因为那天风真是太大太大了。当时一点,就少300元钱!我心里非常高兴,真是非常高兴。
解说人:原来,老人跑进银行,是想点一下他们的钱到底少了多少,结果令他们既意外又感动。他们想邀请在场的好心人吃饭,以表达自己的心情。此时,大家都选择了微笑着离开。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好心人的身影。画面中的这位老大妈,看起来腿脚已不是那么利落了,但是还是俯下身一一张张捡起钞票,递给失主郑先生。再看画面中这位戴帽子的老大爷,他穿过停车场,走到马路边上,将吹散的钱捡了回来。记者几经打听,找到了这位老大爷。
爱心市民老大爷:我在汽车下面捡到两张,在外面也拾到几张。10多个捡钱的人,大家都把捡到的钱,毫不犹豫的交给人家了。后来大家都主动的走了。都是很平常的。
侯  丰:遇上坏天气,钞票吹散了;感受好风气,钞票送回了。在失主看来这无比温暖,在我们看来这举动十分感人,但是那送还钞票的热心人却都说“这很平常”。这句平常中体现出的“诚信和友善”,正是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先进典型
环卫女工真情暖  2011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新闻》,主持人以《雪天马路寒,环卫女工真情暖》为标题,介绍并播放了盐城环卫女工韦青、陈红在清扫积雪过程中,捡到两万多元现金后,坚持在风雪中苦等三个多小时,最后通过民警交还失主这一新闻事件。次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24小时》等栏目,继续聚焦并报道韦青、陈红两位环卫女工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

2月22日8:1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又以《环卫女工的“美丽坚守”》为题,播出韦青、陈红事迹的专题短片。镜头中,韦青工作时的一个细节让很多观众和网友感动:工作到六点半的时候,韦青掏出手机开始给老公发短信,叫老公起床吃早饭。韦青的丈夫是司机,那两天在山东拉菜。因为不是天天有活,一个月也就挣上1000多元。为了提醒经常在外的丈夫起床吃饭,韦青每天在早班的这个时候,都会用短信叫醒丈夫起床。这个温馨的习惯,韦青已经持续保持了3年。这是继2月12日、13日央视《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24小时》后,中央电视台对韦青、陈红的工作和生活所进行的又一次全方位采访和报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大新闻媒体和知名网站纷纷转播她们的拾金不昧事迹。韦青、陈红,两位平凡的盐城环卫女工的平凡善举,一时间成了全国人民议论的焦点。
信仰之花永绽放  2012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位置首发长篇通讯《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10月30日、31日,《光明日报》跟踪报道王强事迹在全国广受关注的情况和盐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成长春对王强精神的解读。2014年4月9日,新华社记者再发长篇通讯《“70后”教授王强:用忠诚传播真理  用信仰照亮生命》。这篇通讯以以下三个层次:作为学者,将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成为病人,用学术研究“支撑生命”;作为教师,让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完整而凝练地勾勒出王强短暂而丰厚的42年人生价值——“20年从教生涯,他把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追求;患病四年里依然笔耕不辍,求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就是我的生命。’他日日夜夜与病魔斗争,以异乎寻常的毅力和执着,一次次超越死神的魔掌,为自己赢得一年又一年的时间。”4月10日《人民日报》“要闻”版“时代先锋”栏目刊出长篇通讯:《活着就要传承发展理论——追记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王强》。“2011年,王强从第一次病危的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就对我讲,‘学科建设怎么样?我现在还有时间思考学科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每次回忆起这一幕都唏嘘不已。一次,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志国请他帮忙修改博士论文,当王志国第二天打开电脑,他惊呆了:邮箱里居然有三封修改建议稿,发信时间分别是早晨5点50分、6点39分和7点06分。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焦建俊说:“王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信仰如铁”。这些细节,将笃信真学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者的形象,丰满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一天,《光明日报》头版不惜版面,刊发采访和宣传王强事迹札记《信仰之花永绽放》并配发评论《使命超越生命》。接着,4月11日的《光明日报》又刊发王强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用生命浇灌信仰之花》。6月21日,《光明日报》六版“论苑”,以《信仰的力量——王强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为总标题,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摘要发表《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盐城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成长春),《责任铸就师魂》(王强的同学、城师范学院教师宋敏),《我人生的引路人》(王强的学生、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陈万宝),《生命之树常青》(王强的妻子、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卫芳),《用信仰托起梦想》(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共5篇发言材料。至此,“70后”教授王强的名字和“信仰”、“使命”等极具正能量的词语紧紧相联,并在中央各主要媒体和网络传颂。
盐城师范学院“70后”教授王强,“用忠诚传播真理,用生命守望阵地”。其感人事迹的广为传播,树起了时代先锋的崇高形象,激发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限于篇幅,这里只收录《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的发言材料(摘要)。文章如下:

用信仰托起梦想
在我写过的所有典型人物中,王强最让我感到震撼。
2012年9月,我在《新华日报》上看到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公告,王强获得了一等奖。一个70后的年轻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上能有这样的成绩,这在高校林立、知识分子众多的江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让我很好奇。我拨通了时任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的电话,成书记告诉我,一个月前,王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才42岁。一个70后青年教授,病榻上指导论文,治疗中完成书稿,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何等高尚的人生选择!
我决定立刻采访王强的事迹。随着采访深入,我一次次震撼、心痛,一次次落泪。采访完写稿,我多次哽咽到难以下笔,连熬了两个整夜,终于完稿。2012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七○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的长篇通讯。
王强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太多,要说他的哪一点最让人感动,我想是:王强是个纯粹的人,这种纯粹主要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的崇高信仰。在王强工作和深造期间,南师大和中央一家单位几次想调他过去,王强都拒绝了。王强说,小城市、小院校更需要有人来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
其次,王强是一个顽强的人。这种顽强来源于崇高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他与癌症顽强搏斗整整4年,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宝贵的4年时光。病房作书房,病床当书桌,和时间、生命赛跑,只为一件事:搞研究。终于有一天,已经不能发声的王强坚持不住了。他吃力地在手机上按下了一个字——“笔”,示意妻子拿笔给他。妻子孙卫芳像往常一样,把笔送到王强手里,但没想到,王强拿着笔却对不上纸。
第三,王强是一个执著的人,这种执著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真爱、真用。我拿着王强的专著《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去采访孙卫芳,她抽泣着对我说:“老天有点不公平啊,如果能再给王强一个月,哪怕十天的时间,这本书会修订得更完善。”
70后的王强走了,但他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
王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平凡人,更是一位追问生命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的年轻共产党员。一个王强感染一片人,十个王强感染一群人,无数个王强就会感染整个中国。而我们党的根基,就需要像王强这样的一批年轻人。我们要正确看待70后、80后,甚至是90后,我们更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王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这种信仰之光,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之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奋斗,就会挺拔起来。信仰如铁,不可动摇。王强的躯体虽然倒下了,但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他的精神却永远伟岸地站立着!我相信,有一批王强式的年轻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生命为强军绽放  2013年10月12日19:13,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著名主持人王宁以《罗昊:生命为强军而绽放》为题,以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详尽报道罗昊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同时播出了7月14日上午罗昊所在连队海上训练的真实画面,还原了英雄罗昊当天遇难涉险的经过。画面中,第12集团军工兵团破障连三连战士孙良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冲锋舟侧翻的时候,指导员推了我一把。这时候,来了一个涌浪,指导员被卷过来的螺旋桨击中了头部。”

罗昊的母亲曹素芹,慈祥地出现在央视镜头中。她说:“有一回我跟他(罗昊)讲,我说部队少你一个人不少,家里少你一个人就不行。他说,妈妈你说错了。他说,我是军人,什么时候为人民为部队都可以牺牲的。”罗昊那端庄、美丽的妻子张瀚文,也在画面中出现了。她说:“我跟他(罗昊)在一起的时候就问过。我说老公,如果有一天打仗了,怎么办呀。他说,他进部队就已经做好了为国家牺牲的准备。”罗昊和张瀚文的两张唯美婚纱照及罗昊生前的日记,都被定格成画面播出。
《新闻联播》还同时播出了摄于当年6月的一段视频:罗昊所在的连队在进行实爆作业,一个雷管失效,没有爆炸。面对随时可能引爆的危险,罗昊第一个冲上去排险。“类似这样的事情,罗昊已经历了多次。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天,他还带领官兵,将被困海上7小时的11名游客全部解救上岸。”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宁说。
踏浪而逝的青春  2013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林、戴强、廉鑫长篇通讯《踏浪而逝的青春》,报道盐城籍80后军官罗昊烈士的英雄事迹。文章称赞罗昊海训场上舍身救战友的行为,是48年后“王杰壮举”的再现。文章称:“1965年7月14日,陆军第12集团军战士王杰毅然扑向即将爆炸的炸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48年后的同一天,陆军第12集团军部队海训场上再现感人一幕:黄海某海域,连队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重难点试验攻关时,遭遇海上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奋不顾身把战友推开,壮烈牺牲。大海呜咽,追诉一个28岁年轻生命的远行;黄海无语,见证一个当代军人的忠诚担当!”以下是全文:
1965年7月14日,陆军第12集团军战士王杰毅然扑向即将爆炸的炸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
48年后的同一天,陆军第12集团军部队海训场上再现感人一幕:黄海某海域,“朱德警卫团”破障营三连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重难点试验攻关时,遭遇海上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奋不顾身把战友推开,壮烈牺牲。
大海呜咽,追诉一个28岁年轻生命的远行;黄沙无语,见证一个当代军人的忠诚担当!
训练站第一个,打仗坐第一船  “今天浪有点大,我是舟桥专业毕业的,还是我第一个下海……”连长刘延辉回忆说。事发当天,他要求第一个下海时,被罗昊断然拒绝。
“训练站第一个,打仗坐第一船!”这是罗昊最真实的工作写照。团长汪生虎回忆,罗昊任排长后第一次参加海训,就主动要求参加全团课题示范,组织的“障碍物爆破清除”课题被团里评为精品课题;进机关不到一年,担纲完成了团队抗洪抢险行动预案的优化,被评为团优秀机关干部;任指导员期间,连队连续2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队党支部被团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今年初以来,团队担负着海上作战重难点课题攻关任务,连队任务最重。罗昊勇挑重担,带着党员骨干每天加班加点,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绘制各类图表100余份,革新器材10余件,形成3个理论研究成果,解决海上标示通路浮标受风浪影响容易发生偏移等多个重难点问题。
部队外出海训前,罗昊临时来队的妻子在驻地医院孕检中发现胎位不正,妻子第一次怀孕时也是6个月时出的问题,因此十分紧张。团领导了解到情况后,安排罗昊在家留守照顾妻子。然而,罗昊却态度坚决:“我革新这么多器材,就是为了到海训中检验,谁留守我也不能留守!”
如何缩短冲锋舟海上换乘时间、怎样避免水中爆破起爆线被螺旋桨打断、如何增加夜间通路标示清晰度……到海训场后,罗昊始终以冲刺状态投入到试验攻关训练中,站排头、当标杆。短短10天,他带领官兵统计论证各类数据6个方面20多组,解决了通路标示器材快速定位、夜间标示通路等10多个难题,探索出5种海上通路标示方法。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三个出来’,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团政委朱良坤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罗昊总是勇于担当,始终站在最艰难、最危险的地方。
2011年6月,连队正在淮河某流域组织水上驾驶训练,一艘破障艇方向杆故障,在河面上不停旋转,新驾驶员程子豪一时慌了手脚。此时,一艘采砂船从上游疾驶过来,很有可能撞船。
紧要关头,在岸上指挥训练的罗昊立即跳上一艘汽艇,飞快驶向河中央。他跳上一艘民船,靠近旋转中的破障艇,瞄准时机纵身跳到艇上,挂上倒挡慢慢地将艇退回岸边,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遇难涉险,我肯定站在第一个!”这是罗昊对自身职责的崇高担当,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至真本色。
7月13日,罗昊牺牲前一天的16时许,在台风“苏力”的影响下,海上波涛汹涌。连队海训场有一艘载有11名游客的游艇失去动力被困海上,情况危急。
“海况复杂,有危险。我带队去!”罗昊按下几位主动请缨的排长,挑选精干人员驾舟赶往出事游艇,在台风抵达前将游客全部转移上岸。
对待士兵,要有危急关头替他们挡子弹的手足真情  “我就是死,也要把指导员托住!”7月14日,罗昊带领官兵进行重难点试验攻关时,遭遇海上突发险情,突击舟侧翻后,左臂受伤不能动弹的下士王志远,用右手将昏迷的罗昊托在水面,用尽全力坚持近10分钟直到等来救援,自己却差点沉入大海。
罗昊牺牲后,连队百余名官兵蘸着自己的鲜血写成请战书,化悲痛为力量誓死完成攻关任务。7月25日,罗昊烈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蚌埠举行,几十名退伍老战士从全国各地赶来,在罗昊的遗体前哭成一片。
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凝聚起罗昊和战士之间如此浓厚的情感?
罗昊生前日记中的一段话让记者找到了答案:“我怎样对战士,战士就会怎样对我;对待士兵,要有危急关头替他们挡子弹的手足真情!”
今年5月,连队组织爆破分洪训练,正当罗昊和电起爆接线员徐航路接好线路回撤至离炸点不到10米处,炸药突然起爆。还没等小徐缓过神,罗昊一个箭步冲过去把小徐扑倒在身下,瞬间飞溅出的石子和泥沙落在罗昊身上“噼啪”作响。
回忆起那次惊心动魄的危情,小徐眼含热泪:“指导员这样为我拼命,如果有一天上战场遇到危险,我一定会挡在他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