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聚焦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完成情况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摘自2013年1月7日盐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当年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外贸出口总额增长9.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9%、12.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7%,城镇登记失业率2.14%,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8‰。
城南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
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召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盐城市城南新区上榜,成苏北唯一一家。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其重要内容是从方法论高度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和规划,智慧的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的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此次评选,经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产生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江苏省上榜城市包括: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
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13年4月10日,盐城市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得科技部批复。5月18日,在中国盐城第六届海盐文化节上,科技部为盐城获批2013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式授牌。盐城市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湿地,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风光秀美,拥有多种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科技部批准的2013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25个实验区中,盐城市成为中国沿海面积最大的以“沿海资源保护开发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盐城实验区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为载体,充分放大沿海资源优势,不断彰显生态特色,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探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中国沿海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发挥示范作用。盐城实验区建设规划明确了36个优先项目,涉及产业转型、现代农业、沿海经济、统筹城乡、民生幸福等方面,规划5年建设投资将超2000亿元。在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沿海开发六大行动方案(审议稿)》中,作为全省沿海开发重大载体建设行动方案之一,将着力推进盐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013年4月25日,科技部正式批复12座城市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此次批复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共有12个,分别为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杭州市、湖州市、萍乡市、青岛市、济宁市、南阳市、宜昌市、襄阳市、遵义市。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近年来,盐城市着眼长远发展规划,在苏北率先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贯穿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此次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对于加快实施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盐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探索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获评全国新一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2013年5月31日,盐城市在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成为江苏省唯一跻身全国新一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优秀市(地、州、盟)。2012年盐城法治满意度名列全省前茅,引起广泛关注,并有多项做法在全省及全国推广。市委、市政府出台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实行矛盾调解个案补贴制度,被司法部在全国推广。盐城在全省率先建立实行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开展对社会矛盾纠纷、安全环保治安隐患、有风险预警项目、解决基层基础薄弱环节等“四项排查”,将群众的意愿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此同时,盐城在全省省辖市第一家设立市、县(市、区)大调解工作中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解决平安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统筹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和协调处理。倡导“稳评过程就是化解社会矛盾过程”的理念,在2012年稳评中走访群众7.2万人次,专家听证会379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736件。盐城通过建立健全依法、有序、高效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掌握了维稳工作主动权。近一年来,全市排查安全环保治安隐患12398个,整改12165个,整治率达98%,公众安全感提高到95.8%。盐城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实施执法检查、案件评查、个案督查“三查并举”:加强对政法部门的执法检查,共检查各类案件9585件,发现错案和瑕疵案件67件,对53名干警进行问责追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案件交叉评查,共评查此类案件3000余件,政法部门办案质量和公信力明显提升。对重点信访案件的个案督查,确保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开展“千名代表、委员评百案”活动,司法公开和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盐城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推广。
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获全国一等奖
2013年7月18日,在结束的201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总决赛中,盐城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勇夺第五名,蝉联团体一等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是国内竞技水平最高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于2012年举办首届总决赛,在上届获得一等奖的队伍中,只有盐城和乌鲁木齐两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前八名。盐城市实验小学足球队在分区赛中以赛区第一名晋级总决赛,总决赛取得四胜两负佳绩,有两名队员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梦之队”最佳阵容。全国校园足球城市2009年开始布局,作为全国40多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之一,盐城市成为江苏省地级市中除南京外唯一的布局城市。盐城市的校园足球工作坚持“体教结合”,认真抓好成员校建设,扎实开展各类培训工作,重点保障校园足球的经费投入,聘请省足球基地高水平专业教练员常驻盐城指导重点学校的足球课余训练,全市32所小学、16所中学被列入足球布点学校,在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注册2200余人,有5.7万余名学生正常参加校园足球活动。2012年11月16~20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在盐城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十年发展规划研讨会,会议期间,五部委的领导和与会专家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十年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进行认真和充分的研究,到盐城市实验小学、盐城市城南新区新河小学和盐城市明达中学进行了调研。
荣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
2013年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由新华社主办的2013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最美中国榜发布会上,盐城市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共有10个城市获此殊荣,江苏仅盐城一家。2013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最美中国榜发布会围绕“展示美丽中国、融合多元文化、创新产业格局”主题,以建设美丽中国、弘扬中华文化为契机,一方面提升一线城市、景区的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国际化,另一方面推介中小城市旅游资源与旅游品质;以整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各种积极力量为基础,以论坛的思想交锋和国际巡展的推介交流为手段,最终达到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中城市旅游品牌国际化,助推世界了解最美中国风、最浓中华情、最炫中华文化的目的。此次活动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进行的年度重大活动,人民网、中国网、央视网、新民网等数十家新闻网站共同参与,通过评审标准评议、网络公示投票、资深媒体测评等相关环节,最终确认上榜单位。近年来,盐城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遵循“有力保护、有效利用、有序开发”指导思想,实施科学规划布局,推进项目建设和有序配套发展。
获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13年11月25日,盐城市连续第三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大丰市、滨海县、建湖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盐城下辖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盐城市科技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同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国强,副市长马成志,市科技局局长邹毅实4人被评为“2013年全国地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近年来,盐城市一直积极推进科技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才,为科技创新夯实基础。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由科技部组织实施,每两年一次,是科技部部署开展“科技兴市”专项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领导情况,科技管理部门建设情况,科技费用投入情况,履行职能情况,科技产出情况等。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是国家对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综合性最高评价。
被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
2013年12月23日,工信部公布首批68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盐城作为苏北唯一城市入选。江苏共有4家入选,其他3家分别是南京市、张家港市、扬州市广陵区。此次信息消费试点城市评审,全国共有103个城市(县、区)申报,经专家遴选评审,最终筛选出68个市(县、区)进行公示。信息消费试点将重点围绕建设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智能信息产品、培育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整合政府公共服务云平台、拓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引导信息消费体验等开展。
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2013年12月25日,在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盐城市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射阳县、滨海县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表彰数量列江苏省第一。是继上年被表彰为全国首批粮食生产先进市后,再次获此殊荣,也是江苏省唯一被表彰的地级市。盐城市是江苏省唯一的百亿斤产粮大市,连续30年全省第一。2013年,盐城市坚持从保障粮食安全高度,立足“稳面积、优结构、攻单产、增总产”的思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四改三创建”,扎实推进全程生产管理,不断优化部门服务,打胜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水稻病虫害防治总体战和应对高温热害等一系列硬仗,粮食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夏粮、秋粮双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创历史“十连增”,连续八年超百亿斤,首先实现稻麦亩产“吨粮市”。全市粮食面积1458.5万亩、增10.3万亩,亩产470.7千克、增6.2千克,总产686.5万吨、增13.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盐城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把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粮袋子”“钱袋子”一起抓,走出一条具有盐城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3万元。
荣膺国家园林城市
2014年1月18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命名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的通报,盐城市荣登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命名名单,成为新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城市园林绿化领域的最高奖项,体现一个城市在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水平。近年来,盐城市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多年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列为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之一,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发展的重点工程,围绕“盐镇绿韵,湿地之都”创建主题,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组织推进,城市绿化量质齐升。2009年,盐城市被命名为省园林城市,至2011年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5.48%、40.03%和11.68平方米,其他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2012年,根据住建部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又连续下达了3批次137项市区园林绿化建设与改造任务,建成区在新增绿地面积350公顷的同时,按公园绿地建设标准,改造完善了迎宾公园等17个公园绿地,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2013年,全市投入7.5亿元,下达166项“绿色盐城”工程项目,其中市区39项投资4.5亿元,组织实施春季绿化景观提升专项工程,重点改造提升市区“8路12节点”道路绿化,全部按期建成。乔灌木种植比重大幅增加,道路绿化系统逐步完善,为市民提供了健康、安全、舒适的出行空间。饮用水源生态湿地盐龙湖保护、串场河景观带建设和市区水环境整治等成效显著,大大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