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运行
【概 况】 2009~2013年,盐城工业开票销售总量在全省位次首次实现进位,并且连登三个台阶。2013年一季度总量超过泰州,上半年再次超过镇江,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417.4亿元,超过徐州,列全省的第七,全年销售增长24.2%。2011年年底,盐城工业用电量为132.3亿千瓦时,居全省第九;2012年年底,盐城工业用电量为164.5亿千瓦时,居全省第八,超过镇江;2013年年底,盐城工业用电量为204.2亿千瓦时,居全省第七,超过泰州。2011年年底,盐城拥有规模企业2590户,居全省第九;2012年年底,盐城拥有规模企业2816户,居全省第八,超过镇江;2013年年底,盐城拥有规模企业2923户,居全省第七,超过泰州。
经济发展基础 全年实施沿海产业项目254项,完成投资385.2亿元。响水、大丰、东台3个沿海县(市)全年开票销售分别高出全市面上22.3、31.8和5.7个百分点,改变全市工业板块结构,从开票销售总量上看,响水县在全市的位次由2012年的第十,上升到2013年的第四,大丰市由第三上升到第二。工业“三百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0项,计划总投资653亿元;竣工重点工业项目200项,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6项;23个市年度计划10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东风悦达起亚三工厂一期工程、博汇纸业、恒河油脂等重大项目竣工,三鼎石化、海力化工等重大项目推进。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额23.5亿元,增幅列全省第一,较上年跃升4位,抵扣税额排名全省第六、苏北第一。全市重点监控的12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实现开票销售1290.4亿元,新增开票销售407.1亿元。“333”工程项目,实现开票销售1075.8亿元,新增开票销售343.9亿元,拉动全市工业销售增长12.5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8户。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23.4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七,苏北第二。
可持续发展 全年全市50户重点培植的大企业(集团)实现开票销售1379亿元。博汇集团、德龙镍业分别实现开票销售85.7亿元、58.3亿元。东风悦达起亚、摩比斯、陈家港国华电厂分别实现开票销售540亿元、160亿元、31亿元。全年全市入库税收超千万的企业189户,比上年增加15户。推动全民创业。至年底,全市新办2500户私营企业,其中科技人才、回乡人员、大学生、青年四类创业主体创办企业1084户。全市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1.64万户,居苏北第一,新增762户。全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63户。加强要素市场。加强电力保供,年内,盐城电网220千伏、110千伏迎峰度夏重点基建工程分别投产7项、11项。陈家港国华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射阳港电厂6号机组正式发电,缓解全市供电供需矛盾。推动地方金融创新发展。全市25家银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向68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3.71亿元;组织25家金融机构正式开通盐城市金融超市,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两期活动达成意向协议贷款9.16亿元,第一期已发放1.4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盐城段)基本建成,盐城港“一港四区”建成12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在上海组织召开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对接会上,市经信委为大企业引进74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26名、硕士研究生30名。
产业转型发展 年内,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20项,重点技改项目累计覆盖面超过70%。在2012年重组28户的基础上,2013年25户签订重组协议。其中,宏达阀门、登达汽车的高位重组,进一步优化阀门和汽车的产业结构。重点培育的100家上市后备企业,进入股改42家,进入辅导期8家,报会1家。全市累计实施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104项,计划总投资318.8亿元。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4个主导新兴产业逐步回暖、加快建设,实施射阳国华风电、东台苏美达光伏电站、亭湖龙净环保、盐都节能锅炉、阜宁蓝天滤料、大丰博敏电子、市开发区富强电子等一批项目;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航空装备3个先导产业逐步破题、取得突破,实施市开发区实联长宜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大丰丰海海水淡化等一批项目,建湖艾雷奥特小型商用飞机项目年底开工建设,实现飞机项目“零”的突破。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项,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8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