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概 况】 2013年,全市完成建安总产值1220亿元,出市施工值730亿元,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引导外施企业加强外埠市场开拓,施工队伍分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山东省、东北三省为重点的市场布局。全市建筑企业在手合同616亿元,其中新签合同120亿元;在手施工面积510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27万平方米,承建高层建筑1337幢、单跨跨度24米以上工程23项、10万平方米以上小区10个。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盐城二建、盐阜集团和江苏泓建集团入选全省建筑业“百强企业”。全市总承包企业602家,其中特级资质1家、一级资质36家、二级资质251家,专业施工企业536家,一级建造师1023人,二级建造师1.7万人。多元经营比重逐年提升,华源集团承接的盘锦水城软基处理项目,单项合同额达100亿元。盐阜建设集团承建的阜宁县人民医院扩建病房楼及附楼工程获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
【建筑勘察设计】 年内,盐城建筑勘察设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实施抗震专项审查、防火防护重点审查制度,从工程建设源头把好质量关。重抓建筑节能专项审查,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工程实施建筑节能65%设计审查标准,确保设计深度到位、专业配套到位,规范标准执行到位,促进全市勘察设计行业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提升工程设计质量和水平。推动设计创新和繁荣设计创作,组织全市开展“小空间、大创意、低成本、高品位”居住空间创意设计评选。全市获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严把图纸审查技术关,受理各类施工图审查项目1723项,建筑面积1375.8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项目306项,建筑面积384.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1023项,勘察项目361项,单项工程项目259项,市政工程21项。通过技术性审查,纠正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数为2024条,违反强制性标准数为5198条,发现工程安全和防火隐患439个。
【建筑工程招投标】 全年进场交易项目462个,工程造价112.76亿元,累计节约资金14.31亿元。优化监管流程,加强发包前置条件,特别是施工图审查把关,对政府建设项目实行“空缺预审”和全过程预约服务。试运行网上远程异地评标,电子招投标项目全部实现网上支付。将信用成果引入招投标环节,促进建筑市场、施工现场有效联动。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在评标办法中设定3个不确定性因素,由投标人代表在开标现场随机抽取,增加围标串标难度。修订《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良行为及记分标准》,制定《盐城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考核暂行办法》,对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委实行动态管理,对相关人员的考核扣分情况实时记录。
【建筑质量安全管理】 年内,盐城持续推进建筑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市开展3次全覆盖的建筑工程综合大检查,信用得分企业覆盖315家,综合大检查常态管理效应日益凸现。建筑行业信息化监管全面推进,通过信息化管理实施跨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出台《盐城市监理企业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将监理企业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实行联动监管,促进监理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信息化,推行质量安全系统、LBS定位系统监管。市本级把办理LBS定位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全受监的必备条件,在建项目全部使用LBS定位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库联通工作,实现信用平台、质量安全系统、LBS定位系统等三大系统数据互通共享。抓好主体结构质量和使用安全,加强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检测报告统一防伪标识。创成市优质工程97项。深入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整治,重抓深基坑、起重机械等重大危险源监管,先后检查项目412项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12份,整改安全隐患2137条。加强标准化工地创建,先后2次召开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现场观摩会。
【工程造价管理】 年内,盐城推进造价行业信息化管理,开发招标控制价备查系统、文明施工措施费考评申报审批系统。注重时效性、准确性和指导性,推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例会制度,准确发布材价信息七大类1900多种。组织编制工程造价缺项计价子目,对人工、材料、工时实行造价清单结算审核。开展造价咨询服务直通车活动,深入金融城、体育馆等项目,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面对面式的零距离服务。接受电话咨询800余次,先后处理盐城国际软件园、盐城市第二实验学校、东台海丰小学等计价纠纷916起,有效维护参建主体的合法利益。每个季度召开业务咨询及材价信息发布研讨会,对相应咨询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使信息发布更贴近市场实际。
建筑节能】 年内,盐城开展绿色建筑推进年活动,成功申报全省首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出台《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政策扶持引导,规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各项工作。建立由设计合同备案、建筑节能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墙改节能专项检查、节能专项验收各环节、相关管理机构共同把关的闭合管理体系。组织保障房和政府投资项目申报绿建标识,通过有序布局、采用合理的建筑构造、运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市区7个项目成功申报绿色建筑标识;指导城南新区、大丰市和阜宁县按照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的要求,高标准实施绿色建筑项目和节约型城乡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提高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水平的技术工作,出台《关于近期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技术措施和设计深度要求》、《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实施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通知》、《关于全面实施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通知》等文件。
【新墙材推广应用】 年内,盐城以“禁粘”城区创建、“禁粘”乡镇试点、推进绿色建筑等工作为重点,加大监管和科技创新力度,全市生产新型墙体材料39.8亿块(折标砖),新墙材建筑竣工面积505万平方米,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建筑标准;完成技改项目6个,新增新墙材生产能力5.2亿块(折标砖);节约能源19万吨,节约土地333.33公顷,利用工业废渣330万吨。滨海、射阳、建湖、东台4个县(市)完成省下达的城区“禁粘”目标;盐都区学富镇和建湖县建阳镇2个乡镇率先通过省市“禁粘”乡镇试点工作验收;2个科研项目顺利结题,通过省鉴定委员会验收;3个科研课题项目通过省立项;3家新墙材企业获得省级新墙材技改补贴;2个安置小区被列为江苏省新墙材应用示范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散装水泥】 年内,全市推广散装水泥1258万吨,居全省第五位;全市平均散装率78.8%;推广预拌混凝土1665万立方米,居全省第六位;推广预拌砂浆17.5万吨,居全省第六位。盐都区龙冈镇,亭湖区南洋镇,大丰市刘庄镇,东台市梁垛镇,射阳县兴桥镇,阜宁县益林镇、东沟镇,滨海县八滩镇,响水县小尖镇9个镇创建成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示范镇,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新建成投产并通过省备案预拌砂浆生产项目5个,砂浆生产城企业总数9个,年设计产能每年280万吨,另有在建项目2个,获准布点待建项目7个,合计18家企业,项目覆盖盐城市区和各县(市)。盐城市区建设工程具备全部使用预拌砂浆的生产供应能力。加大对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全年例行检查达560多万平方米,发出核查通知书42份、限期整改通知书52份、告知书35份、行政处罚通知书5份,办结案件4起。
【城建监察执法】 年内,盐城加大城建执法巡查力度,重新明确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区域划分和责任界定。组织开展市区在建工程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情况大检查、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建筑市场安全生产检查等综合巡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加强后续督促整改。普及城建执法通信息服务,对市区在建项目开展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执法巡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257起。其中,建设工程案件违法违章193起,立案进入一般程序查处的行政违法案件78件;查处城市园林绿化违法行为43起;市政公用设施违章行为21起。畅通民生服务渠道,推行快速、高效、便捷的执法服务,接待来信来访和上级交办案件130件,认真查处及时反馈。与市区在建工程的开发、施工、监理等各方市场主体216家企业签订廉政执法服务双向承诺书,建立全程、全面、全新的说理式执法制度,共同构建主动管理、友情提醒、及时沟通的良好格局。
(王 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