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督管理
【概 况】 2013年,盐城招引银行机构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其中,中信银行正式挂牌,兴业银行获准筹建,南京银行获准开业;建湖中成村镇银行、响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上半年开业,常熟农商行获准在滨海筹建村镇银行;江南农商行东台支行获准筹建。年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突破40家,机构数量跃居苏北第一位、江苏省第四位。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全市累计发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6亿多元,盐城做法在10月被中央一台《朝闻天下》栏目专题报道。盐城银监分局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目标任务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奖。年内,盐城银监分局实施与商业银行互派干部交流学习制度,安排年轻工作人员到商业银行进行3至5个月的脱产交流,平时创造条件让青年员工到商业银行柜面跟班学习。组织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演示活动,邀请省局专家做评委,评选优秀检查项目。鼓励青年员工参加银监会“青年论坛”征文活动,有3篇论文分获银监会一等奖、江苏银监局二等奖与三等奖。
【风险监管】 年内,盐城银监分局加强风险防控薄弱环节预警,就代销保险、商票保贴、动产质押、农商行圆鼎卡、国家政策性粮油抵质押贷款等业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9份风险提示书。对融资平台贷款实施“三监测一通报”(定期监测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运行情况、还本付息情况和非银行贷款渠道负债情况,定期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报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状况),平台贷款基本实现“降旧控新”目标,未发生违约问题。解决银行业机构案防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银监会案防工作评估办法出台前,先行出台案防评估体系,并建立飞行检查人才库,将抽调人员与分局监管人员“混编作战”,查出大量问题,推动银行业机构完善案防措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出台《盐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不良资产成因逐笔分析机制、千万元不良贷款逐笔报告机制、不良资产处置情况动态报告机制、不良资产动态问责机制、离任审计担责机制、不良资产问责报备机制6项机制。全市银行业机构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9.29亿元,其中核销9.01亿元。至年底,全市不良贷款余额47.14亿元,不良贷款率2.13%,较年初减少2.49亿元、下降0.54个百分点,不良指标实现“双降”。
【金融服务】 年内,盐城银监分局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信访投诉联动机制,修订信访投诉处理规程,实施两次问责、监管挂钩、季度分析通报制度,传导消保工作压力,信访量持续攀升的态势得到遏制。牵头组织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活动,为全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融资额90亿元。深耕细作“三农”服务,引导涉农机构坚定“支农支小”方向,重新制定3~5年发展规划,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贷款余额1161.08亿元,比年初增188.88亿元。改进公众金融服务,重点解决客户集中反映的“排队难”、“服务差”等问题。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年活动,创新组织“星级示范单位”、“最美大堂经理”评选工作,农行盐城中汇支行营业部荣膺全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实现江苏省农行系统与苏北五市银行业“零百佳”的两个突破。
(张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