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与乔冠华的早期交往

时间:2015- 04- 22 浏览次数: [ ]

                       茆 贵 鸣

  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胡乔木和乔冠华,同为苏北盐城人。当年,这两位中共大才子都深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赏识。毛泽东曾用“靠乔木,有饭吃”戏说过胡乔木的积累和才气,也曾用“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喻指过乔冠华当年那一篇篇尖锐独到、文采飞扬并大有横扫千军之势的国际述评文章。由于早年求学在外,胡、乔二人虽为盐城同乡,老家相距也就那么十多公里,但彼此竟无缘相识;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这两位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相继步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园。于是,校结乡谊的这两位同乡校友由相识到相知,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相聚清华


  有着“中共第一枝笔”之美誉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胡乔木,(1912-1992),原名胡鼎新,民国初年生于江苏盐城县的鞍湖张本庄(今属盐都区龙冈镇)。

  这位被胡绳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终生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当年,他的父亲胡启东先生为其取名“鼎新”,盖因高山仰止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故鼎新”,一举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半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周易•杂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秉承家学渊源并深受父亲的潜移默化,胡乔木幼时便显露出了勤奋好读的天性,入学后即被他的小伙伴们戏称为“土包子”和“书痴子”。

  说他“土”,是因为他总爱穿那一身黑色的粗布衣裳,不像一些富家子弟讲究穿着,喜爱翻新;称他“痴”,则是由于他读书过于用功,不但读老师教的书,还把父亲大量的藏书一本本地翻出来“啃”,常常是晚饭之后,一个人独坐在小油灯下入迷地翻看到深夜。嗜书如命又酷爱读书的胡乔木,后来受父亲影响,逐渐养成了藏书的习惯。于是,读书——藏书——读书,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

  凭着自己的好学上进和博学多思,胡乔木12岁(1924年)考进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进入“正直向上,乐于求知”的中学时代。期间,他几乎将校图书馆的藏书通览了一遍,其中如鲁迅、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作品竟是爱不释手,数看不厌;与此同时,他也陆续地秘密接触到了由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以及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单行本及其他众多的进步书刊。不知不觉间,他已在默默地关注社会、思索人生、筹划未来,其政治倾向日渐明朗。胡公石回忆:“初中时,他已经接触到鲁迅的《彷徨》等作品,这可能正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契机。”

  1930年夏,18岁的胡乔木又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一步跨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园,并很快走上了“红色”的革命道路。

  有着“外交才子”之美称的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和世界一流外交家乔冠华(1913-1983),笔名乔木、于怀、于潮,年少胡乔木一岁,生于江苏盐城县的东乔庄(今属建湖县庆丰镇)。

  这位曾长期笑傲于国际外交舞台,并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赞誉为“才思敏捷,口才雄辩,知识广博的外交家”,尽管其一生传奇曲折大起大落,但“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当年,他的父亲为其取名为“冠华”,同样对他寄予了极高的厚望,期待着他日后能“冠盖满京华”。博学英才并具有诗人气质的乔冠华,日后果然成就为一名炙手可热的国际风云人物!

  乔冠华自幼聪颖过人,人称“苏北神童”。还是在少年时代,他即口出惊人之语——“天下文章李杜乔”!当年,既善诗词歌赋又能琴棋书画的父亲乔守恒,在读到这一诗句时竟一时瞠目;片刻才谆谆告诫道:“孩儿有志固然可喜,但切不可狂妄自大。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孩儿当切记才是。”乔父虽然批评他过于狂妄,内心却十分赏识,认为小小冠华,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乔冠华自诩文章能于与千古诗人李白、杜甫相比,已足见其少年时代的壮志豪情。他那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豪放性格,由此亦可窥见一斑!

  胡乔木天资过人,乔冠华亦是过目成诵。他5岁开始熟读“四书”“五经”,12岁广泛接触进步文学作品,14岁起频繁地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常人的六年中学生涯,对于乔冠华而言,满打满算只读了三年,而且是三遭校方开除四度转换学校的三年!屡屡除名屡屡转校却屡屡跳级——这份疯狂或曰“风光”,除了他乔冠华,恐怕再难找出他人!

  1929年,16岁的乔冠华先于胡乔木一年步入清华,先入国文系再转哲学系,为的就是能够从容地、全面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以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乔冠华成了清华园中“百分之百的书生”,成了“一个书呆子”。

  或许是缘分所致?一年后,又一位盐城籍的风华少年胡乔木(时名胡鼎新)亦相随而至。于是,互不相识的两个同乡人于清华园中相聚。他们双双成了令世人羡慕的清华学子。


  校结乡谊


  三十年代的清华园,其学术氛围浓厚,进步活动也十分活跃。外部世界的政治波涛,不时拍打着清华大学这座恬静的校园;革命歌曲的高亢旋律,时时传入清华学子们的耳鼓。

  1930年3月,为推动革命文学运动与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坚持斗争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5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于上海召开会议,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通过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文学纲领。

  “左联”成立后,不仅组织起了各种研究团体并在各地设有分部,还先后出版有如《萌芽》、《拓荒者》等大量刊物。这为团结革命作家、哺育革命青年、揭露反动统治、打击反动文人、开展马列主义的文艺运动作了大量工作。

  此时,清华园内业已集聚了相当的左翼力量,其中学生会的领导权亦已部分地掌握在中共地下组织的手中。胡乔木和乔冠华在清华求索苦读的同时,也在关注时局,并融入了进步学生的部分外围活动之中。相识不久的这两位苏北盐城籍的清华学子,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校结乡谊,开始了逐潮京城的进步生涯。

  胡乔木虽年长乔冠华一岁又迟他一年考入清华,但社会阅历颇丰,活动能力和组织才能很强。入校后,他听从系主任吴有训的建议,很快由物理系转入历史系。不久,经经济系的同学、时任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的曾迪先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胡乔木走上了红色的革命道路。

  在曾迪先的领导和帮助下,18岁的胡乔木很快成了清华园内的活跃人物,并成为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与曾迪先等一起,团结进步学生,成立读书会,广泛宣传进步思想;他积极参加学生会的工作,编校刊,散传单;他和吴组缃等同学一道,在校园里办起了工友子弟学校,动员清华大学的工友们参加学习;他还办起了“平民学校”,除校内职工外还吸收附近的农民参加,宣传进步文化;他还积极发展团员,并组成了两个农民团支部……

  季羡林在《怀念乔木》一文中,如是回忆道——

  我认识乔木是在清华大学,当时我不到二十岁,他小我一年,年纪更轻。我念外语系而他读历史系。我们究竟是怎样认识的,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了。总之我们认识了。当时他正在从事反国民党的地下活动(后来他告诉我,他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他创办了一个工友子弟夜校,约我去上课。我确实也去上了课,就在那一座门外嵌着“清华学堂”的高大的楼房内。有一天夜里,他摸黑坐在我的床头上,劝我参加革命活动。我虽然痛恶国民党,但是我觉悟低,又怕担风险,所以,尽管他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我这一块顽石愣是不点头。我仿佛看到他的眼睛在黑暗中闪光。最后,听他叹了一口气,离开了我的房间。早晨,在盥洗室中我们的脸盆里,往往能发现革命的传单,是手抄油印的。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向学校领导去报告。从此相安无事,一直到一两年后,乔木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逃往南方。

  此后,我在清华毕业后教了一年书,同另一个乔木(乔冠华,后来号“南乔木”,胡乔木号“北乔木”)一起到了德国,一住就是十年。此时,乔木早已到了延安,开始他那众所周知的生涯。我们完全走了两条路,恍如云天相隔,“世事两茫茫”了。

  “那时的精神状态有点如醉如狂”,乔冠华在临终前的身世自述中也说道,“我进清华以后,国民党两次试图完全控制这个学校,派了两个校长,一次是罗加伦,……后来又派来了一个乔万选,……后来也被我们赶走了,闹了两次风潮”。

  平心而论,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的这位罗加伦先生,确实算是“有一点本领的,他还有点小名气”。他于清华改制的关键时刻出任校长,应该说治校有方,开了清华学术化的滥觞。只可惜,罗校长任职两年即被赶走。

  罗加伦一走,山西军阀阎锡山赶忙出来插手。原来,他拟派出一位山西籍的清华1923级校友乔万选,前来接任清华大学校长。

  因为乔万选“这个人是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当时在学校里就闹风潮”。有一天,乔万选竟然带着武装卫兵,开着三辆三轮汽车,还带来秘书长、庶务主任等班套,试图“武装接管清华”。在校学生会护校委员会的率领下,清华学生打起“拒绝乔万选”的大旗,拒乔于清华校门之外,并要求他当场签字,保证“永不任清华校长”。

  ——乔万选终于被赶跑了。

  虽说这次风潮“只是一部分同学集中起来的”,但风潮的结果,却“使得清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保持学校里比较自由的空气——学术自由”。


  握别校园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突发,极大地震撼了中华大地,更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已于是年8月调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委员和宣传部长的胡乔木,亲自参与并领导北平学生进行游行示威、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向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策略,积极主张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与此同时,他们还组织各界抗日救亡团体,积极开展抵制日货等多种抗日救亡活动。

  此时,处于清华园内的乔冠华,虽“没有到校外去参加党所领导的活动”,但“在政治上是处于这么样一种状态,我对国民党深恶痛绝。因此,对当时公开站到国民党一方的同学,我是反感到极点”。“当时我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裴玉华就是现在的裴玉秋,如朱自清,我们经常在一起议论在我们的实际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乔冠华临终前如是口述道。

  也正因为如此,清华的地下党组织一直视乔冠华为同情分子。一次,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后人李照瑞找到了他,要他参与编辑李大钊的全集。乔冠华为能有机会参与这样一个中共重要人物文集的编辑而兴奋不已。只可惜,此项工作后因环境恶劣而中止。

  再说已步出清华校门的同乡同学胡乔木。由于当时的王明路线在中共党内占着上风,一些不切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左”的口号,诸如“武装保卫苏联”、“第三国际以苏联为中心”、“工人阶级无祖国”等很有市场。胡乔木等团市委领导很不赞成这些脱离实际的“左”的东西,为此已受到中共河北省委的严肃批评。

  不久,在北平团市委的内部,因为有人捕风捉影的原故,又出现了所谓“北平团市委与托派有联系”的新的风波。于是,时有“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之称的陈远道代表中共河北省委,下令解散了共青团北平市委。

  很快,乔冠华也获知胡乔木“下岗”了。

  事实上,胡乔木是因为所谓“同情托派分子”而被“挂”了起来。“胡鼎新(胡乔木)”的名字同时还上了北平市警察局要抓捕的黑名单!

  这一年的寒假,乔冠华和胡乔木都没有返回盐城。乔冠华留在清华园内,胡乔木则临时借住于北平任教的盐城籍郁士元家,以辗转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大学进行旁听自学,同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春节过后,家乡盐城的学生们正陆续返校。此时,胡乔木的父亲胡启东却收到了一张儿子从北平寄来的写有“有难言之隐”的明信片。

  父亲不放心了。他让做教师的大女婿张肃堂作陪,一起北上清华看个究竟。

  来到清华后,乔冠华接待了他们。通过乔冠华,胡启东终于获知:儿子胡乔木果然不在清华校园,目前也无正式工作。

  乔冠华很快为家乡的客人找来了同学胡乔木。

  胡乔木的父亲十分理解儿子此时的“难言之隐”。从儿子的身上,这位父亲似乎又看到了自己当年追随孙中山的身影。然而,鉴于胡乔木的现实处境,加之目前又正在生病,父亲建

  议他先回家乡盐城调养一下身体,然后再作打算。

  胡乔木采纳了父亲的建议。经请示,组织上也很快同意了他的这个请求。

  于是,胡乔木和乔冠华这一对校结乡谊的清华学子,在清华园内挥手握别……


  共办《海霞》


  此时的盐城,在经历了以“左”倾冒险形式出现的“八一”暴动失败和盐城“双十事件”后,中共盐城地下组织遭致严重破坏,党的斗争环境十分恶劣。白色恐怖之中,惶惑、迷茫、甚或有些慌乱的热血青年,都在热切地企盼着能够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时局的变化。

  众望之中,一本以宣传民主和自由为宗旨的综合性文艺刊物——《海霞》半月刊,如“海边激浪”所“跃出的一轮红日”,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其观点鲜明的政论、主题明快的小说、文笔优美的散文、清新洒脱的诗歌以及轻松自由的文艺评论,恰似一股迎面而来的清风,令人荡气回肠。于是,《海霞》半月刊的主编乔冠军(乔冠华长兄),一时成了盐城文化人尤其是盐城进步青年们所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乔冠军的“幕后”,还有一位更重要的人物——《海霞》的策划创办人和实际主编。这位“幕后”,便是与乔冠华握别清华的胡乔木。

  胡乔木与乔冠华告别后,于1932年3月抵达上海交通大学,在其长兄胡达新和同乡王翰(时名陈延庆,与胡达新相差一届就读于该校土木工程系)那儿逗留了两个月后,于是年5月回到盐城。为了隐蔽身份,他先到近临家乡张本庄的秦南宋村小学,以帮助姐夫张肃堂授课改作业为名,观察形势等待时机。

  有了在上海与王翰等地下党员的一段秘密交往,他坚信能在盐城找到组织并接上关系。

  是年暑假,胡乔木来盐城贫儿院,探望时任该院院长的的姨父朱木香。

  当时,该院教师刘必余恰巧是中共地下党员。胡乔木的到来,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从胡的言谈举止以及所阅读的书籍判断:这是个左翼人物,至少是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象。刘必余在设法接近胡乔木的同时,很快将自己的发现报告了时任中共盐城县委书记的嵇荫根(时名蔡道生)。于是,嵇荫根也开始与其接触了。

  经过几次交谈,他们基本弄清了对方的身份。而此时的胡乔木更是喜出望外:自己离开北平之后,曾去信与组织上进行过联系,但至今尚无回音;未料想,回到家乡以后,中共盐城县委竟主动与自己接上了关系!

  胡乔木很快加入了中共组织。时为1932年秋。介绍人为嵇荫根。

  加入中共后,胡乔木被点将宣传工作──这可是他擅长的拿手“好戏”!

  此时,在盐城宁府街小学做教师的乔冠军周围,已团结了四五十个进步青年,并成立了一个“综流文艺社”的团体。胡乔木与乔冠军商量,拟通过成立理事会并采取以民主选举理事的办法,全力推荐乔冠军担任理事长,同时让中共盐城县委委员还寄萍和由胡乔木刚刚介绍入党的新党员胡扬(时名邱剑鸣,化名邱离天)担任理事。

  这样一来,原本由乔冠军发起成立的“综流文艺社”已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地下党组织的手中。接着,胡乔木、乔冠军、胡扬等又利用这个文艺团体的名义,着手进行创办文艺刊物的筹划工作:刊名、组稿、编辑、设计、印刷……

  一番紧张的筹措,创办刊物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胡乔木因系从北平返回家乡,目标大且无固定职业,不便抛头露面,所以主要负责刊物的组稿、撰稿、编辑,从事实际主编工作。刊物以“综流文艺社”名义主办,“综流文艺社”理事长乔冠军则名正言顺地出任名义主编。刊名定为《海霞》,由毕业于上海美专、时任盐城女中和景鲁中学的文艺美术教师陈栖山负责封面设计和美编。印刷由陈廷显负责与其胞兄陈廷启(时为民生印刷厂厂长)联系承印。资金依靠大家共同筹措拼凑。

  1933年春,三十二开本的《海霞》半月刊终于在盐城正式创刊。

  《海霞》的成功面世,即刻引起强烈反响,并受到进步青年们的普遍欢迎和由衷喜爱。那“海边激浪,跃出一轮红日”的《海霞》封面,别具一格;而以反封建独裁、争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文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胡乔木从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原著英译本转译的小说《凡卡》,既忠实于原著又优美流畅。他的同学乐怡然,称其“达到了‘信、达、雅’的要求。我读后印象很深,至今脑海中还留有小说里的那个孤苦无依,在极其悲惨的生活中备受煎熬的小凡卡的影象”。

  当时,仍在清华大学坚持就读的乔冠华,收到由长兄乔冠军和校友胡乔木共同主编的《海霞》创刊号样刊时,同样是爱不释手。

  事实上,乔冠华不仅是这本《海霞》半月刊的业余撰稿人,而且还是最初筹划创办该刊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1932年6月底,即胡乔木返回家乡不到两个月,乔冠华因放暑假回到盐城。

  期间,乔冠华在其长兄乔冠军处结识时任《民声日报》记者的进步青年胡扬。经乔冠华介绍,胡扬又结识了先期返盐的胡乔木。于是,这些青年很快便聚集在乔冠军的周围。

  当时,“综流文艺社”刚刚成立,一些未及加入的进步青年获悉后,也准备成立一个文艺团体以与“综流文艺社”相对立。乔冠华、胡乔木等了解这一情况后,认为此法不妥,“最好是我们也进入这个组织,去改造他们,帮助、引导他们进步”。

  经乔冠华居间与胞兄乔冠军相商,最后以民主选举理事的办法,成功地改组统一了这个团体组织。接着,根据乔冠华和胡乔木的共同倡议,筹划创办《海霞》的动议提上日程。

  1981年5月,时隔近半个世纪,当年曾亲自参与创办《海霞》的胡扬,在回忆起这一段历史时感慨万分,并称说“这些也是我在大革命低潮中能够坚定信念,由一个思想激进的青年迈向革命道路的重要推动因素”。他说——

  ……解放后,我曾在无锡弄到一本《海霞》半月刊,被朱约章借去看。几天后,我再去找他要时,他已经搞丢失了。这些年,我一直想找一份《海霞》半月刊或《文艺青年》,但一直没能如愿。……我是通过乔冠军认识了乔冠华,又由乔冠华介绍和胡乔木(时名胡鼎新)认识了。乔冠军是乔冠华的哥哥,当时在盐城宁府街小学当教师。此人思想比较进步,家里左的文艺小说很多,因我常去借书而和他熟悉。1932年暑假,乔冠华回盐城筹集经费去日本留学(回忆可能有误。此时的乔冠华刚读完大三,距清华毕业尚有一学年时间,而决定去日本留学是临近毕业的事情。因此,筹集经费赴日本留学,应在次年的5月以后),在盐城住了一个暑假。此间,乔冠华介绍我和胡乔木同志认识了。乔木从北京回来后,有没有和盐城地下党接上关系,我不太清楚。那时,地下党互相之间没有横的联系。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嵇荫根(即蔡道生)。而我结识嵇荫根,是由乔木同志介绍的……


  天各一方


  《海霞》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

  为避免损失,加之一时也难以筹集到足够的办刊经费,在《海霞》出刊第三期以后,胡乔木等果断决定:立即停刊,改出《文艺青年》小报!

  《文艺青年》为八开四版一大张的报纸,名曰周报实为不定期,仍由胡乔木主编。该报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海霞》更为活泼。

  为了使改刊后的《文艺青年》办得更有品位,更有特色,更富于时代性,胡乔木除了亲自撰稿并翻译一些国外的进步作品发表以外,仍继续约请时在北平清华大学的乔冠华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翰等盐城学子为其供稿。

  这期间,乔冠华在应对毕业前的学业和准备毕业论文的同时,曾先后为家乡《文艺青年》翻译并陆续发表了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等人的短篇小说,以及国际知名人士爱因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宣言文章。王翰也先后为该刊撰写并发表了有关介绍巴黎公社和苏联现状等方面的文章。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盐城又将面临着一场腥风血雨的考验。

  自中共淮盐特委书记王伯谦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为破坏淮盐地下党组织,采取“防制和争取并重”的“自首政策”,提出所谓“利用叛徒,以毒攻毒,扩大线索,一网打尽”的反动策略,企图自上而下地破坏党的各级组织。

  果然,王伯谦很快变节自首,并且一下子供出了中共淮盐特委委员、淮盐区各县县委书记及委员共几十人的名单。这为他们进一步实施上述阴险的计划提供了前提条件。

  1933年5月起,国民党江苏省特务室加紧了专门破坏淮盐地下党活动的步伐。在叛徒、特务这群民族败类的率领下,国民党特工在淮盐地区大肆搜捕共产党人。

  6月,叛徒林士钧充任国民党阜宁县特务员,破坏党的地下活动;8月,中共淮盐特委继任书记陈霞霖又被密捕,淮盐特委再遭破坏,淮盐党组织与省委联系中断。

  一时间,在叛徒的指认下,地下党员纷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

  9月,中共盐城县委书记嵇荫根秘密赴阜宁县城,准备与淮盐特委来人联络。岂料,他的这次阜宁之行又是自投罗网,成了叛徒特务们的“瓮中之鳖”!

  消息传到盐城,胡乔木与胡扬星夜兼程,步行一夜来到阜城,准备设法营救。此时,却意外地得知嵇荫根亦已变节,并供出了包括胡乔木在内的盐城地下党员名单!

  胡乔木等大惊失色。他们随即返回,准备通知盐城地下党员迅速疏散隐蔽。

  然而,胡乔木刚回盐城,搜捕的敌人在嵇荫根的带领下也随后赶到。他们直扑贫儿院而来。机警的门房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设法通知。急中生智的胡乔木随即翻墙而去,果断地藏身于邻家床下。朱木香明知嵇荫根知其姨侄底细,却故意戏弄于他:

  “鼎新是清华的学生。因为生病,他父亲才特地将他接回休养,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共产党了呢?真是不巧,前几天他已返回北平。”

  未见胡乔木,嵇荫根等只好怏怏而归。

  风云突变,《文艺青年》只能被迫停刊。

  环境十分险恶。必须即刻脱离险境!胡乔木未及细作打算,稍事收拾,便悄然南下……

  此时的乔冠华,因时局动荡而提前于清华毕业后,由于有了恩师钱稻孙教授的举荐和斡旋,已获取赴日留学深造的名额。

  是年9月,就在胡乔木挥泪告别故土,经上海转赴杭州浙江大学之际,乔冠华已在上海登上了赴外远轮。他将从这里远渡重洋,东去扶桑,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

  ——自此,胡乔木与乔冠华又天各一方。直到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的重庆相聚,他们竟失去了长达12年的联系!

  然而,谁也未曾料想,天各一方的这两位当年的清华学子,竟不约而同地同时用起“乔木”笔名,并且给日后中国的文坛和政坛留下了一段关于“乔木”重名的趣事佳话……


  (本文选自茆贵鸣著:《乔冠华传 从清华才子到外交部长》。该书日前已由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