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阜宁等县委组织的建立

时间:2015- 05- 18 浏览次数: [ ]
 

  1939年10月的一天傍晚,在阜宁益林通往盐城西乡树家桥的一条乡间土路上,有两位年轻妇女行色匆匆。庄稼地里干活的农人们见到两个陌生的妇女前来,不禁惊奇起来。爱管闲事的人问她们打那儿来,去什么地方。来人中一名年岁略长的操着外地口音告诉说,她要去树海家,树海妹妹是她的同学。

  树海在当地小有名气,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当地人都知道他在上海暨南大学读过书,后因淞沪沦陷回到家乡树家桥任教。少有人知道的是,他与驻高邮湖西一带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3路第2团内的中共秘密党支部成员有过许多接触。该团团长陈文倾向共产党,抗日决心大。后因该团武装被韩德勤解除,树海又一次回到家乡。因为树海有这段经历,后来,中共苏皖3地委曾派人与树海联络过。

  热心的庄户人领着远道而来的两名妇女来到了树海家,树海热情地招呼着来客。

  天黑了下来,看新奇的人们一个个走开了。那位年岁稍长的妇女关上屋门,低声对树海说:“我叫刘大谟,我们是奉上级党组织的派遣,前来重建盐城县党的组织,领导发动民众抗日的。”说着,她掏出一封信。树海接过一看,不由得激动起来:“啊,原来,你是……

  就是在这天晚上,抗战时期盐城地区中共的第一个县委──中共盐城县工委在树海家成立了。

  抗战初期,盐城地区曾有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从事过抗日活动,但在国民党的严密防范下,党的组织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而在盐城外围,党领导下的抗日活动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1938年12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委派钟辉为司令兼政委、梁海波为副司令、李浩然为政治部主任。南进支队负有发展苏北地区的党组织,发动苏北抗战之使命。山东分局同时决定,成立中共苏皖特委,任命李浩然为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张震寰为宣传部长,邵幼和为统战部长。

  次年2月初,中共苏皖特委派遣张芳久、高心泰、戴曦到涟水、淮阴成立了中共淮属临时工委,后改称中共淮属中心县委。张芳久为书记、宣传部长高心泰、组织部长杨汉章。工委辖淮阴、淮安、涟水、泗阳等县。

  5月,中共山东分局派金明到苏皖建立中共苏皖区党委。

  7月,中共苏皖区党委派万众一建立第三地委,由万众一任书记。第3地委负责淮阴、盐城地区党的开辟工作。地委还掌握着一支武装──八路军南进支队第8团(又称淮河大队)。

  在盐城南线,建立了活动于江都、大桥一带的中共苏北特委,书记韦一萍。苏北特委也准备大力开辟党在盐城地区的工作。

  1939年底,在上级党组织的协调下,苏皖三地委与苏北特委双方商定:盐城地区的党的工作以盐城境内的斗龙港为界,以南归苏北特委,以北归3地委。

  鉴于盐城地区的党几近于空白。中共苏皖三地委了解到盐城地区有一批抗日青年,他们有的参加过新四军在江都、扬中举办的新四军教导队的学习。盐城西乡树家桥的树海,曾参加过陈文部队,并曾向苏北特委领导下的党组织提出过入党要求。三地委书记万众一等决定派遣时在地委党训班学习的刘大谟到盐城县重建县委。并指示刘大谟到盐城后,发展树海及其他积极分子入党,成立盐城县工委。万众一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让刘大谟带给树海。信中说明盐城一带党的工作本来新四军方面准备派人来,现在确定由八路军方面派。经地委研究决定,派刘大谟去盐城任工委书记,章群任组织部长。并决定发展你入党,任宣传部长,成立县工委……

  盐城县工委成立时,刘大谟明确了县工委的工作任务:一是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二是继续开展抗日救国宣传;三是了解韩德勤部、盐城地方匪顽武装情况及近期动态;四是调查盐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五是熟悉盐城地理、风俗、人情;六是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特色培养人才等等。

  其后,刘大谟以树海妹妹的身份在树家桥住了数日。几天后,在离上冈不远处的一个叫庙子堡的小学里做起了教师。她利用教师为职业,先后发展了50多人入党,建立了一些党的基层支部组织。盐城县的党员队伍初具规模。1940年5月,苏皖三地委改建盐城县工委为县委,调涟东县工委书记方秉文任盐城县委书记,刘大谟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方任书记后,奔波于盐城县党的空白区,走访贫苦农民,与其他县委成员先后发展党员近百名。盐城方圆数百里,处处留下了方秉文的足迹。1941年7月,方遭土匪偷袭,不幸牺牲。时年仅21岁。

  与此同时,苏皖三地委开始了阜宁县党组织的重建。1939年冬,地委书记万众一派灌南县人刘岳前往阜宁县开辟党的工作。

  其时,在阜宁县有一批抗日活跃分子积极开展抗日活动。阜宁城西北许祝村的祝斌与同乡张岳、曹锦岱曾赴苏中参加过新四军挺进纵队开办的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受学校指派又回乡从事抗日活动。阜宁县也有一批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脱离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如汤如山、李寄峰等,国共合作后,他们虽未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但已积极行动起来,从事着种种抗日活动。祝斌由抗日军政学校回乡后,与汤、李二人取得联系。这些情况均被3地委所掌握。

  刘岳找到了祝斌、汤如山和李寄峰。刘岳首先发展了祝斌等抗日积极分子入学,恢复了汤如山等一些脱党分子的党籍。同时物色了数十名积极分子,加以考察后吸收入党。

  1940年3月,刘岳去驻涟水一带的三地委向万众一汇报了阜宁的情况。地委决定建立中共阜宁县工委,以刘岳任书记,王浩、宋义、李寄峰、顾耀卿为委员。随后,刘岳又回到阜宁县,成立了县工委。并加强了全县的党建工作,在不长时间内发展了200名左右党员,建立了一些党的支部组织。

  现属盐城市范围的响水口时属灌云县。1938年冬,八路军南进支队政治部主任李浩然派余耀海来响水口一带开展工作。吸收了响水口进步青年徐禹民等入党。1939年6月,徐禹民等在响水口建立了中共毕圩支部。7月,在响水口建立中共灌云县第五区委,徐禹民任书记。7月,中共灌云县委成立,书记吴书,徐禹民为县委委员、统战部长。县委的中心工作,除了发展党员外,主要是动员群众进行抗日,同时做争取地方实力派徐继泰的工作。

  在东台县,1939年冬,中共苏北特委领导的中共泰县县工委为开辟里下河地区党的工作,派遣党员盛坚夫到兴化、东台的边缘地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兴(化)东(台)泰(县)边区工委,盛坚夫任工委书记,蔡坚负责组织工作。1940年,盛坚夫派人在东台县所辖边城、夏家泊、戴南镇、沈纶、蔡家堡、茅山、顾家庄、三岱庄等地先后发展了一批党员。至1940年10月,东台县6、7、8区都有了党的活动。

  自此,盐城地区各县都建立了县委组织。

  盐城地区的党的开辟工作,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其时,日本侵略军侵入苏北后,仅占据着沿江、运河及陇海一线较大城市,其间广大地区仍为国民党军所控制。在国民党势力范围内,封建势力强盛,广大民众受压迫剥削,由于苏北地区国民党顽固势力无心抗日,一心反共,共产党人的活动受到百般压制和打击。一方面,由于根据地尚未开辟,地下党员从事党的活动,并无经费来源。许多党员四处奔走,饱尝艰辛。祝斌对他当年受国民党压迫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

  

  1940年4月,我回到阜宁不久,即遭国民党的通缉。我在阜宁不能蹲下去,就到涟水黄保兴和董其国家隐蔽,因敌人搜捕得紧,在他们家住不到半天,又得转移。那些日子,几乎天天是白天躲在柴滩里,夜晚出来找点吃吃……

  

  节选自《苏北有个盐城——盐城抗战史话》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