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铁军精神引领红色盐阜新的抵达

时间:2015- 07- 07 浏览次数: [ ]
 

射阳县委党史办  汪娅岑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反共的态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陈毅遵照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指示,带领一部分新四军渡江北上,拉开了新四军在苏北抗日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序幕。那段峥嵘岁月让盐城深深印刻红色记忆,那段烽火岁月让盐城深刻留下光辉印记,也正是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让盐城这座曾偏安一隅的苏北小城成为了华中抗日的指挥中心。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浴血奋战所铸就的铁军精神,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奋发进取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浴火重生的历史记忆,支撑我们从昨天走向胜利,更将在今天明天引导我们奔向复兴。

一、     铁军精神在红色盐阜重塑壮大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新四军军歌唱出了新四军的历史渊源和光辉历程

新四军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编成1941年1月皖南事件爆发,新四军番号横遭取消。中共为了肩负起将抗战坚持到底的历史重任,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这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也是抗战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铁军称号是人民最先授予的, 铁军精神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心愿和智慧, 有着最牢固的群众基础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创造过无比绚烂的辉煌。一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铁军”,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任何精神的产生都来源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铁军精神最早源于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虽未真正的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但早期的共产党人用他们胸怀的远大理想和爱国为民的满腔热忱以燃烧的激情鲜血乃至生命,冶炼出了前所未有奋发向上的铁军精神。在新四军不断的锻造和发展,尤其在盐城重建军部后,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和行动让铁军精神重塑壮大,让铁军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厚, 蕴含更加深邃, 使铁军精神更加璀璨夺目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共有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力量之源

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矢志不移跟党走、坚决听从党指挥的铁的信念;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的意志;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铁的团结;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军令如山、步调一致的铁的纪律;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打不垮、拖不烂的铁的作风,铁军向来以敢打硬仗、敢打苦仗、敢打恶仗闻名。“特别是军长叶挺,皖南事变, 他被长期拘押囚禁, 蒋介石不但亲自出面威遏利诱顾祝同陈诚等人软硬兼施他都严辞拒绝不为所动他庄严声明:“我叶挺头可断, 血可流, 志不可屈!”他在狱中作囚歌, 囚语剖心明志, 宁愿把牢底坐穿, 也不苟且偷生在他出狱的第二天, 就致电中共中央, 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临大节不苟的崇高革命气概和道德风范是铁军精神亮丽的华彩。”

盐城作为新四军发展壮大的根据地迅速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指挥和政治中心随着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特别是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以后盐城不仅成为整个华中抗日的军事中心也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抗战的这段烽火峥嵘岁月为盐城积淀了丰厚的红色记忆和光辉印记,也正是这段历史锻造了盐阜区民众敢于担当、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品格,成为一代又一代盐城人民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铁军精神留给盐城的红色印记

铁军精神在盐阜大地上重塑壮大的同时,也把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岁月印记深深镌刻在这片大地上。新四军重建军部后,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而这些印记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这些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课堂,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铁军精神,运用铁军精神提供了很好地素材。

据统计,在盐城境内现存有迹可循的革命遗址近200 其中以抗战时期形

成的居多主要的有两军会师庆祝大会会址、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华中总指挥部、抗大五分校、新四军重建军部庆祝大会会址、新四军新军部、江淮日报等。

两军会师庆祝大会会址,位于公共体育场在今解放北路东侧凌桥路和环城北路之间, 原是清代的教场。“19401010日下午, 八路军南下五纵队一支队一团一营( 营长刘治国) 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一支队四团三营( 代营长张祥生) 在狮子口(今大丰市白驹与刘庄之间)胜利会师。”同月下旬, 盐城召开两军会师庆祝大会, 军民同庆盛况空前。部队指战员和各界群众等近万人参加,陈毅代军长县抗日民主政府贺希明县长国际友人秋迪罗森堡( 德籍) 分别在大会上发表演说,由部队文工团演出了歌剧当时的公共体育场是盐城举行较大规模集会的场所,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规划, 原体育场已被开发为商业住宅小区。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校址位于今盐城中学正北楼内。194011月底,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人才, 以适应苏北抗战的需要, 将新四军江北军政干部学校抗日军政学校与八路军五纵队教导队合并成抗大无分校。陈毅兼校长, 赖传珠兼副校长, 洪学智冯定为副校长,谢祥军为教育长。“12 1 , 校长陈毅签发招生启事, 共招收学员1478, 分六个大队, 学习半年结业; 第二期招1526在日寇第一次大扫荡, 抗大五分校师生分几路转战迁移, 19418月到达阜宁县王家桥口宣布结束(194110月成立抗大华中总校及各分区和师的抗大)。”由于饱经战火洗礼,正北楼经过几次整修后,19823, 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有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室

新四军军部。19411, 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共为肩负起挽救民族存亡的历史使命, 坚持抗战l 20 日庄严宣告, 重建新四军军部,军部位于泰山庙(今建军西路北侧西越河桥东首)。后因防日机轰炸, 又曾一度转移到城西仓头庄(在今城西大桥西北)泰山庙, 又名泰山寺” 、“ 东岳庙”,地势很高, 登庙可观全城庙宇宏伟,房舍较多, 故新军部即选此为司令部机关驻地,“山门是警卫战士所住, 大殿是军部作战科, 藏经楼为会议室及刘少奇陈毅的住处, 东西六幢厢房为华中局军部其他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和住处。”泰山庙经战火毁坏无余,1981,在原址重建泰山庙, 门前立一座碑镌刻张爱萍题字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庙内按当年形式陈列有关革命文物, 并辟有刘少奇陈毅生平图片展览”、“ 新四军烈士纪念馆”(陈列团以上烈士史料) 等对外开放参观学习。

 

三、铁军精神带给盐城的新思考

铁军精神之所以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因为中国共产党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用先进思想灌注它、哺育它,丰富蕴含,使其始终保持固有的积极性和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铁军精神创造辉煌、永放光彩的关键是与时俱进的掌握其实质。坚定的信念钢铁的斗志、宽广的胸怀顽强的作风、赤诚的团结、严明的纪律等等这都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的,因此弘扬铁军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需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进行新思考。

新思考一:有担当,以认真作为前进的坐标,用担当引领新的抵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铁军向来以敢打硬仗、敢打苦仗、敢打恶仗闻名,靠着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铁军精神也集中体现了打不垮、拖不烂的铁的作风,艰苦奋斗是铁军精神的政治本色。

2014年是全面深化深化改革元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加快简政放权、推动公车改革,启动户籍改革制度,形形色色的藩篱被大胆拆除,盘根错节的矛盾被逐步化解,真正做到全面、深化。重燃改革信心,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改革路径清晰、指向明确,知难不难,攻坚克难。让清风正气更加浩荡,让改革之势更加强劲,让文明法治更加彰显,让民生福祉更加丰厚,让盐城更加生机勃发,这就是我们正在实现的中国梦

新思考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过去,铁军精神集中体现了军令如山、步调一致的铁的纪律。现在,铁军精神应该更强调抓作风,重法治。

“新”是这一年风气之变带来的最大感触,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堵住会所里的歪风,从剔除月饼中的“礼尚往来”,到清扫挂历里的铺张浪费,改作风细大不捐、久久为功。正是一件一件地抓,一锤一锤地敲,让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党心民意为之一振。推动作风建设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反腐建设,让反腐利剑所指,没有禁区;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在“不敢腐”的基础上,推动“不能腐、不想腐”成为新常态。让公众感受公平正义的阳光,法治不仅是治理的搜狐段,更是社会运行的钢轨。当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成为坚守,当法治观念、法治价值成为一个民族的信仰,“法治”二字在确立自身微信的同时,也将护佑更多人自由畅快地呼吸。

新思考三:把握精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战争中铁军根据面对的实际,因地因时因敌制定战略和策略,以取得了以小克大以弱制强的胜利。在新时代铁军精神的延续体现在把远大理想与生动现实结合起来,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实”,严防虚浮懈怠之气。不管是政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还是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无论是查处奢华浪费建设,还是惩治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有权必有责,有位当有为。求真务实,“实”成为检验是否称职的试金石。

坚持用全面、实践、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自觉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 紧紧围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政治本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科学精神, 着力解决“为谁服务, 为什么当干部”等问题, 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问题之风、狠抓落实之风, 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尽职尽责解决问题、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学习铁军精神没有休止符,弘扬铁军精神永远在路上。一代又一代的盐城人民在铁军精神的鼓舞下把这座曾偏安一隅的苏北小城由传统的农业城市,建成了

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三角新型的工商业城市红色及湿地生态旅游城市。让盐城成为一座让人打开心扉的城市。历史总是给未来智慧的启迪,回忆抗战峥嵘岁月,汲取“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民族力量,了解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到哪里去。时代向前发展, 精神永葆青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周克玉:《铁军精神,永放光彩》,《铁军》2007年第8期。

姜立邦:《新四军在盐城旧迹寻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4期。

姜立邦:《新四军在盐城旧迹寻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4期。

姜立邦:《新四军在盐城旧迹寻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4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