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在传承与发展中践行使命——浅谈新时代党史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来源: 盐城史志网 时间:2021- 11- 03 浏览次数: [ ]

194910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数十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欢欣鼓舞的人群与红旗、鲜花、灯饰汇成喜庆的海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从此翻开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饱经灾难、一穷二白到奋发图强、繁荣昌盛的崭新历史篇章。回望来时路,这一路的披荆斩棘、风雨兼程,这一路的艰苦奋斗、矢志不渝...... 70年弹指一挥间,从开启新纪元到跨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时间节点。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党史国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期中央又专门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作为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如何开创性地做好党史国史相关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主动作为,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征、编、研工作,更要创新思维开拓进取,让党史国史理论成果更加鲜活生动、更加贴近群众,既能“居庙堂之高”,亦可“处江湖之远”,充分发挥党史国史的教育引导和凝心聚力作用。为此,我们肩上的担子无比艰巨,我们身负的使命无比光荣。

  一、推动新时代党史国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新时代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是推动党史国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号召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13625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总书记把党史国史看作是必修课,实际上鲜明指出了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研究党史有助于增强理论自信。我们党的理论是从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经受住了历史实践的检验。研究党史,能够了解我们党的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能够了解我们党的理论究竟解决了哪些中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有问题导向,又有实践基础,自然充满理论自信。其次,研究党史有助于充分认识到党的伟大。通过长期奋斗形成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基础。再次,研究党史有助于总结党的失误和教训。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总结党的历史上的失误和教训,有利于今后少走弯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同样,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新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更是一部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从梦想走向现实,从胜利走向辉煌的奋斗史、创业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理论指引前行,人民创造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挥洒中华大地、播种人民心间,才能让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奋斗、一往无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调动起最深层的力量,让党史、新中国史及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敲开老百姓的思想之“门”。

  二、新时代党史国史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冲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图谋,步步为营,大肆倾销以“多元化”伪装的资产阶级思维观念,妄图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瓦解人们树立崇高理想的斗志,其中包含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和西方价值观,与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尖锐对立,严重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网络公知”“意见领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随意在网络空间发布质疑党的领导、诋毁国家形象、丑化革命英雄的言论。特别是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面,不顾历史背景,不论前因后果,不讲实事求是,片面夸大革命的破坏性,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夸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左”的错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建设成就;夸大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区别并用之以相互否定等等。其网文中充斥着刻意否定中华文明、歪曲党史国史以及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

  二是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导致消极思想的乘虚而入。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呈现出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的格局,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及人际交往的困惑,也使得他们在竞争多变的复杂环境中容易遭受挫折,在缺乏正确认识和疏导时,便会产生心理危机,逃避社会现实,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究其原因主要有: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其思想形成的强烈冲击;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难免出现的一些腐败和丑恶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一些人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当代青少年在接受信息方面更趋于感性化,网络消费作为一种社会化消费,使得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个性越来越张扬,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但是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形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由于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加之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阶段,网络信息泥沙俱下,良莠难辨,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入侵的主阵地。他们利用网络不遗余力地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严重冲击着我们的思想阵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及民族认同感等方面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导致部分青少年形成西化的思维方式,致使其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甚至被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这些包藏祸心的敌对分子躲在网络阴暗处煽风点火,煽动极少数人以表达合理述求之名行撕裂民族分裂国家之实,其行为已严重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必须从法律层面予以坚决斗争,同时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爱党爱国教育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

  三是党史国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大价值尚未充分发挥。

  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共同写就的。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起源的“红船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长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抗日精神”;革命胜利后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的“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感动和影响几代中国人的“雷锋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 焦裕禄精神”以及新时期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南仁东、杜富国、王继才、张富清、黄文秀等人的感人事迹......这些精神和楷模蕴含着巨大的道德力量,升华了民族的美德,成为人们奋发有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片历史和现实的宝藏里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唯有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守住初心,砥砺前行。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导致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和冲突,为新时期党史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信息碎片化、全民泛娱乐化侵占了主旋律、正能量的传播阵地。一些人信仰迷失,精神“缺钙”,加之社会上极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贪图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负面现象,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党史国史在发挥教育引导、资政育人等方面存在偏重空洞说教、照本宣科现象;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不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需求;党史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层次老化,缺乏新生力量等问题,与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新平台结合不够紧密,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党史国史在宣传引领、资政育人方面重大价值的充分发挥。

  三、开创党史国史工作在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中的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创业史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也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要按照时代特点和现实要求,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对那些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开创党史国史工作在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中的新作为。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自信。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摄地位,必须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更好地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宣传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史时,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全中国,进而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更要讲清楚取得这些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以及历史必然,增强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底气。要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学习宣传党史国史内容与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讲提出:组织宣讲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用“八个统一”把宣讲的“有意义”讲得“有意思”,提高宣讲活动的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这些要求和标准对于指导当下党史国史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参照价值和对标意义。

   二要发扬“四力”精神,开创立足于现实的宣传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四力”精神可以概括为:走基层练脚力、强学习练眼力、提素质练脑力、改文风练笔力。这方面的要求广泛适用于思想理论战线,党史工作者更要吃透其中深意,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既要耐得住寂寞,潜心搞好史料研究,又要受得了辛苦,开辟史志工作广阔天地。党史和国史研究,不能仅局限在故纸堆中,埋首于三尺案台,必须要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做法。比如到红色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较好的地区如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等处学习考察。虽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如此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但是每个地方一定都会有许多革命烈士事迹有待深入发掘,他们或许在当地的党史方志书籍中有相关的记载,或许只在简单的烈士名录中出现,或许被镌刻在某处纪念碑上,或许默默无闻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但是每位烈士的革命斗争历程串连起来就是一部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党史新中国史,他们的事迹正是我们无比宝贵和不可替代的红色资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如不尽快进行抢救性的发掘,许多历史的真相和原貌已逐渐消失再难复原。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寻访的脚步,查史料、访后人、寻实物、建场馆,使他们的事迹以各种形式固定并展示出来,为更多人知晓,被更多人纪念。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当地组织、党史等部门牵头下在镇或村建设烈士纪念场所。哪怕只是一两间几十平米的陈列室,由于展示纪念的是本乡本土的烈士事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尚有许多亲朋故旧和后辈亲人,会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亲近感和敬仰之情,其对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教育教化意义都是十分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三要讲好红色故事,升华来源于真实的艺术升华。

  要开动脑筋,摒弃一成不变的枯燥理论说教,多创作一些主旋律题材同时内容生动活泼的党史国史文艺精品,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更容易接受道德情操的洗礼。举例说明:由江苏省委党史办公室主办的全国党史优秀期刊《世纪风采》,刊首语是“展世纪岁月峥嵘,现风采神州辉煌,传昔日千秋佳话,记今朝开启未来”,足能代表其办刊宗旨。每月一期薄薄的一本,每期封面都以一位或几位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活动场景中的真实留影为背景,自带历史感的黑白照片配以醒目的内文标题,朴实无华的外观却极具视觉的冲击力。细读内文,越发觉得这是一本对党史国史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灿烂革命历程的另一种视角的呈现和解读,其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既有对历史事实的严谨研究,更有对人格魅力的充分展现,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中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个个鲜明生动的灵魂。2019年第7期刊载的“青年毛泽东的四次江苏之行”,以妙趣横生的笔触描写了毛泽东1936年在南京浦口车站前往上海旅途中的曲折经历,从借钱买票到遭贼偷鞋、从两次幸逢“救命菩萨”到“随时留神着新鞋”直至顺利完成旅程。读来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革命领袖伟岸形象中蕴藏着的普通人的一面,也深切体会到历史不仅是教科书中的历史,她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动鲜活的人物史。第8期中的“方志敏文稿历险‘越狱’”,详实记述了方志敏在被囚禁南昌的日子里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病痛折磨,写出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16篇文章13万余字,并辗转多人秘密带出牢房,最终回归共产党人手中,其中屡遭不测、历经周折、充满传奇。读罢全文,方知至今为我们所传诵的感动无数国人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竟有如此“险写险藏、险送险取、险失险得”的曲折过程。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方志敏同志直至19358月被敌人押上刑场之际,终未能得知历经艰险送出狱外的呕心沥血之作究竟下落何处,能否重见天日?想来这应是他从容就义时的心中所憾吧!然而可以告慰烈士的是,他所热切期盼的“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将来的”中国已经如此真切地来到我们眼前,她正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的中国!掩卷沉思,试问这样的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是不是更加容易打动人心、在心灵的震撼中更加为人民所感悟和铭记呢?作为党史工作者,我们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就是要用无数个这样高唱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品记录和宣传党史国史,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爱党爱国,用满腔热情建设我们可爱的中国!

    四要引领意识形态,推动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

    除了上述例举要以各种形式多出优秀的理论文艺精品,还可以通过在党报党刊或当地主流报纸网站开辟党史故事、烈士传略等专栏,开发新建当地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国史知识“六进”活动以及创建相关知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在思想理论战线开疆拓土。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要在这个无声无息却又硝烟弥漫的战场,展开一场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人心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阵地的意识形态领域新战役。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变革求新的勇气,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平台,按照阵地化、社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新“四化”要求,在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紧跟时代、引领潮流上下功夫,把党史国史相关内容由高高在上变为浅显易懂、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实现党史国史资政育人的多元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论天下大势如何波谲云诡,外界挑战如何艰险重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以坚定从容的步伐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将继续奋勇前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史国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肩负新的重大职责,同样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越是在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激荡之际,越要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理念、创新的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党史、新中国史的理论力量转化为筑牢根基、永续血脉的强大精神力量,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