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管理

2014年,市环保局组织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14次。8月,专题部署环境执法“雷霆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近3万人次,执法检查4257家企业,责令1048家企业整治,其中,对163家企业执行停产整治,对57家企业执行关闭。推进化工园区重点环境问题的整改,盐城化工园区整治方案在全省首批通过核查,大丰市化工园区整治得到省环保厅肯定,滨海县建成全省首家恶臭气体分析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年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违法案件15件;市检察院提起公诉64人,依法批准逮捕12人;市法院审结资源环境案件213件,对92家污染企业执行关闭或停产整顿。市环保局先后2次公开曝光全市20起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全市环保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7起,处罚金额1673万元,其中市环保局直接查处54件,处罚金额500万元。全年全市征收排污费1.31亿元。加强危废辐射监管。推进重点危废单位一企一档建设,产废单位总体达标水平稳步提升,达到85%左右。推进危废基础设施建设,盐城4个化工园区全部配套建成集中焚烧处置设施,2个填埋场建成投运。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4次,保证废处置和辐射管理的安全。强化应急管理处置。成功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投资117万元建成苏北唯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年内,亭湖区投资150万元,建成区应急监控平台。全年启动环境应急预案12次,没有发生次生、衍生环境事件。化解环境信访。开展及时就地化解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对信访突出问题、省级以上重复信访件进行滚动排查,对重点信访案件进行后督查,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落实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包案包县,一案一策。年内,对228件久拖不决的环境重复访、越级访案件,交办各地政府,至年底,成功化解212件。
污染减排  年内,市环保局对列入国家“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的6个污水处理厂进行专项督查,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建湖县城东、城南和九龙口污水处理厂,响水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年内建成投运,射阳县陈洋镇污水处理厂和滨海县港城污水处理厂搬迁扩建工程已建成,进入调试之中。至年底,全市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75家。全市8家燃煤电厂17台(套)烟气治理工程开展提标改造和新建治理设施工作。盐城发电有限公司完成“一炉一塔”(1台锅炉配套建设1个脱硫塔)改造,新建脱硝系统。市政府依法关停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年减排二氧化硫2600多吨、氮氧化物1400多吨、烟尘400多吨。至年底,全市完成重点减排项目100多个,经环保部核查核算,2014年盐城4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率分别为2.7%、2.44%、13.95%、9.91%,4项主要污染物中除氮氧化物外,其余3项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化学需氧量提前完成“十二五”总目标任务。
大气防治  年内,市政府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做好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等时期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行动和综合整治突击月活动,整治燃煤小锅炉102台,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1.3万辆,对化工园区42家重点废气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整治。组织开展市区扬尘集中整治行动,对建筑工地、交通水利工程、城市道路扬尘等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工地45个。全市检测车辆19万余次,核发环保标志27万余枚。加强秸秆禁烧工作。完善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体系,成立14个督查组,实行脱产驻点督查。全面启用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系统,在禁烧重点区域安装600多个高清摄像头,实行24小时、全方位自动巡航监控。盐城成为全省夏秋两季唯一未被环保部和省环保厅通报有秸秆焚烧火点的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5.26,全省最低;优良天数比例为74%,全省最高;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7.5微克,全省最低,是全省唯一低于每立方米60微克的城市。其中,9月,盐城优良天数100%,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列第四位,是江苏历史最好名次,10月,又列全国第九位,“盐城好空气”成为城市名片和生态品牌。
水源保护  年内,盐城出台《全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启动实施总投资近40亿元的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项目,其中大市区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饮用水安全“十项工程”。市开发区对辖区内通榆河沿线砂石场和养殖场进行全面整治清理,城南新区拆除通榆河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居民54户,畜禽养殖场8家。明确区域防治责任。落实蟒蛇河、通榆河、射阳河主要供水河道断面县、镇、村三级“断面长”负责制,市政府研究出台《盐城市饮用水源主要供水河道保护区整治实施方案》《盐城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试行)》,落实地方政府对辖区水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和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工作责任。实施项目。召开全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建立全市淮河、通榆河流域项目季报告制度,先后4次开展专项督查,争取淮河项目国家补助资金8858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09亿元。盐都区提前完成国家淮河流域整治任务。提升应急预警水平。成立盐城市饮用水源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建立饮用水源地水上长效联动巡查执法机制。年内,4起因上游污染引发的突发性水质异常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加强监控。全市建成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海域比对监测工作受到省环境监测中心肯定。争取省、市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购置色质联机等重要仪器设备,提升环境应急和监测能力。
环保服务  年内,市环保局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将报告书类项目审批和验收时限分别从7个、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7个工作日,将部分污染较轻项目由承诺件变为即办件;将市区“三产”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区级环保部门,对省环保厅下放至县级环保部门项目,实现区、县同权;对全市“三重”(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项目实行容缺预审,提高审批效能。加大重点园区服务力度。研究出台“我为园区发展作贡献系列服务活动”工作方案、“一对一”挂钩帮办服务园区工作制度、“四零服务”承诺等一系列方案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挂钩服务全市19个重点开发园区,定期现场指导服务,为盐城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城南高新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提供服务。加大重点项目服务力度。为悦达汽车三厂试生产核准、大丰和响水危废集中焚烧等项目行政许可争取省环保厅支持,对盐龙湖水厂原水互通工程、市区串场河风光带整治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提供服务。全年市环保局审批各类项目107个,核准试生产项目55个,办结“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验收项目59个。
环境宣传  年内,《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让发展真正绿起来——来自江苏盐城的新观察》,《新华日报》《盐阜大众报》开展题为《坚定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盐城”美丽家园》《重拳出击、向污染宣战,勇于担当、建美丽盐城》等专版宣传,盐城坚持环保优先,实施生态战略,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做法和成效。全年全市被各类媒体采用稿件400多篇,其中《新华日报》22篇、《中国环境报》235篇,江苏环保网139篇。组织“6·5”宣传活动,举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开展全市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十大”新闻和环保“十大”杰出人物的评选活动。年内,市环保局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先后举办专题讲座3期,参加人数1000多人。开展绿色创建,全市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2所、绿色社区10个。
(智  原  刘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