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司法行政

201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法耀盐阜”工程为载体,推进全民知法守法。理顺基层司法所管理体制,落实人民调解防控机制,把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在全省排列第三名。以建设“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抓手,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经江苏省司法厅抽查评估,盐城法律援助群众满意率100%。全年全市10家公证机构办结各类公证4.02万件,全市21家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1.32万份。重点推进律师行业诚信建设和法律援助窗口规范化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全市有668名执业律师、85名实习律师、123名司法所所长、109名档案卷宗管理员、7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职业规范化培训。加强狱政管理,与江宁、盐城监狱先后开展交流8次,建立三方联动机制,达成结对共建意向;与盐城监狱、江宁监狱分别联合开展“法润江苏春风行”走进监狱、深化互帮共建工作调研考察等活动。全市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4个、第二批省级文化建设示范点8个。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有136个集体、132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国家级表彰集体13个、个人8名,省级表彰集体58个、个人50名,市级表彰集体65个、个人74名。
普法宣传  开辟普法渠道,在盐城电视台、《盐城晚报》的《盐城普法》专版专栏和盐城普法网等媒体上开展法制宣传,并联合市人民广播电台开通普法专栏《天天说法》,于每天中午11:52~12:00时段向全市800万人民广播发生在身边的法制故事,并开通普法官方微博、微信。招募500名普法志愿者,成立市普法志愿者服务团,下设市直和9个县(市、区)分团,扩大普法队伍。开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先后开展“百案说法·村村行”“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法耀盐阜——财政惠民行”法治文艺下乡、“法律阳光润校园”、非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万人学法”竞赛等活动,全年市司法局举办法制报告会114场次。围绕机关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老年人等十类人群,确定52个选题,面向全市各界人士,征集评选出28篇法制讲稿,汇编成册,免费发放。
人民调解  全年全市县镇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接待群众4.32万批(次)9.97万人,受理矛盾纠纷4.98万件,调解成功4.95万件,调处成功率99.39%,督办155件,劝阻群体性上访3190批涉及1.86万人,防止矛盾纠纷激化980起,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115件158人,防止民转刑447件788人。
公证管理  全年全市10家公证机构办结各类公证4.02万件,实现无错证、无假证、无有效投诉目标。其中,市司法局组织公证机构开展公证服务进企业、进园区活动,组织公证人员进企业发放公证服务指南,在园区设置18个公证联系点,为企业、园区提供公证便利服务。年内,建湖公证处办理的现场监督公证被评为全省九优公证。
司法鉴定  全年全市21家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1.32万份,采信率99.5%以上,无错假司法鉴定文书,无有效投诉。其中,法医类司法鉴定机构为8963名伤残人员获得经济赔偿4.18亿元;真假种子、真假化肥、真假农药等58起农业司法鉴定,避免和挽回农民的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房屋安全、产品质量等司法鉴定917件,挽回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
法律援助  全年市司法局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635件,为社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2.90万件(次),为困难群众挽回7940余万元经济损失。经省司法厅抽查评估,盐城法律援助群众满意率100%。7月,中央电视台12频道《热线12》栏目,以《断腿男童的困境》为题,报道盐都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男孩小乔跨市维权一案。
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市县两级“12348”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在“12348”平台,需求者一个电话,便可解决涉及法律服务的全部问题,至年底,实现“一个大门进来,集中受理,分头办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目标。加快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全市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率63%,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达标率87%,新吸纳64人充实到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全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担任法律顾问1491家,代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1.55万件,参与矛盾调处6986起,开展法制宣传256场。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  全年全市新接受社区服刑人员2443人,期满解矫2990人,在册管理4583人;在册刑释解教(矫)人员1.88万人,安置率99%,帮教率100%。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力度,对违反管理规定及法律法规行为,采取惩处措施,年内,警告394人次,收监83人。
(沈  涛)
一、盐城监狱
2014年,盐城监狱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连续16年10个月实现“四无”(无服刑人员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疫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目标,连续8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续17年5个月无民警职务犯罪。强化思想引领,开展“学先进树正气、严执法促公正”等主题教育、“学习常州监狱三十二监区先进事迹”“江苏监狱百名好警察”等典型教育、“以案说法大家谈”等警示教育以及场史等革命传统教育,引导民警职工增强法治意识、职业意识和奉献意识。从严管理队伍,率先研发试点运行廉洁执法风险防控系统,深化与驻监检察机关信息共享、风险共排、重点共管、措施共促、效果共评等“五共”机制,形成“关爱提醒、制度制约、纪律问责”三道防线。年内,盐城监狱先后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立集体一等功,获得全省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厅直系统先进基层党委、“互帮共建”工作、全省监狱系统平安监狱建设、法润江苏·护航青奥——监狱安保百日行动先进单位等表彰。
监狱安全  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完成青奥会等时段安保任务。强化安全责任,推行层级责任制,细化安全指标,划小责任单元,组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增强民警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推进监区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监内二次布局调整,实施关押扩容改造,新监房、新厂房按期投入使用,老监房、厂房改造完成,生产、生活、流动等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承办全省监狱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现场会。深化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初步建立智能化指挥管理系统。深化与驻监武警部队、检察院的协同活动,开展应急演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开展安全大检查,增强联合防范和协同作战水平。
教育改造  规范运行“5+1+1”罪犯教育管理模式(罪犯5天劳动改造,1天学习,1天休息),严格执行周三休息日、周四教育日制度,开展传统文化、法律常识系列教育,在监区开设领导讲堂和青年民警讲堂,增强“认罪悔罪”和“劳动教育”课堂教育实效。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建立新闻时事、热点及突发事件讲评教育制度,正面引导罪犯思想认识。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教育,全年有1358人次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推行个别教育留痕管理,建立健全教育转化责任机制,有序推进循证矫正试点工作。加强心理教育,全年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19场次,开展心理咨询、宣泄、危机干预601人次。新入监罪犯心理档案建档率100%,入监评估、出监评估面100%。完善罪犯矛盾困难排查化解机制,化解矛盾困难360余件,促进罪犯思想稳定。实施“文化铸魂”工程,开展重要节假日主题文化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书市、征文演讲、竞技游艺等形式,营造监区文化氛围。
监狱执法  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查活动,邀请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联合检查,并注重引导罪犯正确对待新政策。严格落实罪犯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提请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882件,保外就医4起,依法办案率100%。加强文明执法窗口建设,新建候见室,改造会见室,普见窗口由原来18个增加至30个。深化狱务公开,在会见室设置狱务公开触摸屏,发放狱务公开手册1200余本,同时落实监狱长、监区长接待日制度、监狱法律法规咨询制度和监狱开放日等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完善与驻监检察院的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执法监督员进监巡视,先后召开执法工作通报会和执法工作征询会4次。
(季希扣)
二、江苏省方强强制隔离戒毒所
2014年,江苏省方强强制隔离戒毒所推进执法职业转型、管教职能转变、工作机制转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健全执法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开展规范化达标评比和流程化管理工作,以执法规范化和矫治流程化保障场所安全稳定。改造生活楼、食堂、习艺楼和医院,改善戒毒人员起居、饮食、劳作和医疗康复条件,戒毒人员伙食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提升场所应急处置能力,成立指挥中心,围绕脱逃、火灾、突发疾病等主题,开展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提升民警履职能力,以“转理念、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引领,开展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挂职锻炼、跟班实践、互帮共建等活动。筑牢干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结合旁听法庭审判、参观廉政文化公园、观看忏悔警示录等活动。关心民生,全年走访慰问老干部、困难职工210人次,发放慰问金10.52万元,发放困难救济金275人次,计8.31万元。
戒毒矫治  拓展“名师讲坛”“警官讲堂”等教育平台,创新教育理念,引入网络公开课,开展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法治意识教育。探索戒毒矫治理论,《朝阳之路——矫治理念求索集》获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开展心理挂牌攻坚、心理健康门诊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等活动,提高强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与公安机关、社区戒毒机构的协调配合,强化后续照管,全年回访调查173名回归人员。
农场经济  加强经济分类指导,完善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农业、工业和来料加工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经济再创佳绩,粮食周年单产每亩1076千克,稻麦繁种销售1750万千克。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机械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0万元,利税204万元;米业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32万元,利润106万元;电子加工厂实现总产值83万元。来料加工实现产值1049万元,人均增加值2.18万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亿元。
(戴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