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政务服务管理

2015年,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抓好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12345”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5年度全市综合考核综合先进单位。政务服务“马上就办”被市优化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评选为全市“十大服务实事”。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办理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37.98万件,日均办件量达1040件。人民网、光明网、《中国质量报》《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对有关经验做法作了报道。
一、行政审批服务
2015年,加强市政务服务大厅建设。1月,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工作,设立“515”人才引进服务专区,将水、电、气、公交卡及交通违章处理等23个单位30项便民服务,集中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升级改造行政审批管理信息系统,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试运行。完成光纤连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市、县中心联网“全覆盖”。加强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全市132个镇(街道)已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2401个村(社区)已建2069家,覆盖面达95%以上。优化再造全市单个项目审批流程,将行政审批项目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3.98天。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做到2个工作日内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免收工商查询费、代码证工本费、技术服务费等各项费用。出台《实施联合审批、勘察、验收和测绘工作暂行办法》《盐城市投资建设项目“多图联审”工作实施意见》《盐城市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工作实施意见》《盐城市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工作实施细则》《盐城市推行涉企收费“一票制”实施办法》等文件,实施项目联审联办。
建立“中介服务超市”  年内,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按照“垄断性中介必须进驻,竞争性中介择优进驻,缺位中介(全市部分行业暂时没有符合资质条件的中介)外来引进”的原则,通过报纸网站公告、发函、报名、审核、择优等程序,选择20类40家中介机构进驻市政务大厅开展配套服务。进入“中介服务超市”的中介机构,统一对外公开中介服务项目、设定依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等服务信息,并作出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水平。
推进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年内,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全国首批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为契机,制定完善适用法律法规并符合中心工作实际的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1204项,与政务服务管理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覆盖率、实施率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11月13~14日,以97.8分通过国家标准委评估验收。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办主任肖泉在12月17日第37期《江苏政务服务动态》上作出批示,要求推广盐城做法。
二、公共资源交易
2015年,实现大市区进场交易项目1056宗,交易总额174.03亿元,节资率达11.87%。严格执行《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对大型工程需要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国有投资项目,全部实行网上远程异地评标。实现招投标项目网上报名、下载购买标书、招投标流程管理和计算机辅助评标。在全省首家成立货物与服务评标专家库,征集、培训500多人次,经省政务办批准确认专家资格417名。制定出台《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应急工程项目招投标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优化招投标服务方式,打击围标串标、规避招标、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保证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规范招投标管理。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问题专项清理,先后组织2次督查围标串标、资质挂靠、虚假招标等问题的排查、整改情况,全市共落实整改相关问题26件,其中大市区落实9件。对2013年以来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482个交易项目“回头看”,查处不规范和影响招投标效率的故意诽谤、恶意投诉等问题项目14个。强化招投标过程中违规行为实时查处,即时锁定限制投标过程中发现的借用挂靠资质、涉嫌围标串标等行为企业47家、弄虚作假企业13家。坚持有诉必查、及时反馈和限时答复,年内受理投诉89件,较上年同期减少20%。
招投标诚信库  年内,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在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管平台专门增设诚信库模块,建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做好各类潜在投标人基本信息和项目经理信息录入、CA锁、电子签章等服务工作。至年底,完成6000多个招标人、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和货物与材料供应商等诚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录入,实现投标人基本信息事先网上公开,接受招投标各方主体的监督,为电子化评标和信息查询提供基础数据。
三、“12345”平台建设
2015年,市“12345”平台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14.38万件,向成员单位派发电子工单和信件4.66万件,办结率99%。回访群众3.18万件,满意率92.84%。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先后帮助解决了原市农垦化肥厂家属区400户近2000人口吃水难,以及群众反映窨井盖损坏、垃圾清运、公厕清扫、职业教育无证办学、地沟油、市区农贸市场管理等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创新联合办理办法,对城南红绿灯移交、单身证明、住房补贴、车站周边黑车等责任主体不明确、各方相互推诿的问题,组织40次会办交办;牵头市公安、城管、物价等部门会商,开展市区宝龙城市广场周边机动车乱停乱收费整治试点,建立公安、城管、广场单位三方联动机制;协调市城管、公安等部门,先后开展渣土车运输、噪声治理等联合整治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孙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