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社会保障
责任编辑  赵  丽

第一节  劳动就业

一、就业创业
2015年5月,全市全民创业工作牵头抓总职能调整到市人社局。全市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创业环境更好、活力更强、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精准培育创业主体。在统筹推进八大类主体创业的基础上,突出推进返乡人员、大学生、科技人员三类群体创业。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增速、增量均居全省前列;新增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155户,累计达2.13万户,增量和总量均列苏北第一。新增实名登记返乡创业人员8302人,位居全省前列。推进金融创新。运用财政资金建立创业贷、科技贷、成长贷和盐信贷,并支持金融机构针对各类不同群体需求设立金融产品。年内,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694.52亿元、储蓄存款300亿元、贷款473.66亿元,增速分别为18.67%、14.50%、18.19%;存款增速、储蓄存款增速、贷款增速均列全省第一。建设特色载体。中韩盐城产业园区、盐城环保科技城、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园、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新园区拔地而起,众创空间、桌面工场、创客咖啡等一批新载体不断涌现。年内,全市投入32.7亿元新建27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入园企业达到762户,创业创新项目达1.1万个;建成众创空间52家,众创集聚区12家。
就业服务  2015年,全市以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为重点,将服务企业引才用工和促进就业有机结合,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返乡创业就业。组织2.70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扶持1.7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扶持创业带动7.51万人就业。定期组织召开小额担保贷款联席会议,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提高发放额度,扩大发放范围,协调解决逾期贷款催收方面的问题,创新实施年度工作。年内,全市共向2982名城乡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1亿元。建立创业引导专项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各类创业园区、各类市场等平台,结合城乡创业者的需求,建设一批市场型、门面型、楼宇型等多元化的创业载体,为城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进行孵化培养,提高创业成功率。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各类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为符合条件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面向全市征集切合当前实际和需求的小本创业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小本创业项目库,举办盐城市小本创业项目推介暨创业成果展示会。在全市组织开展以促进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为重点,以社区为依托,以街道保障平台为载体,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内容的“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组织交流、现场观摩、评估验收等创建活动,全年共有9家社区达到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围绕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建立完善申报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服务,采取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采取托底安置就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通过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32户。全年举办各种类型的下岗失业人员招聘洽谈会467场次,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有效岗位信息22.81万个,进行职业指导33.82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1.85万人次,帮助8008名就业困难的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
二、职业技能培训
2015年,全市以就业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加快政策落实,密切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全市共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6.46万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43万人,创业培训2.7万人。
高技能人才培养  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16万人,列全省第五位。盐城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百城技能振兴专项行动城市。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岗位津贴,1个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名高技能人才被评为省级首席技师,认定4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派11名高技能人才赴美国、德国、瑞士进行研修,组织38名高级技师参加省厅组织的技能提升培训班。
技能竞赛  举办盐城市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盐城选拔赛,1名选手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电气装置专业银牌,实现江苏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奖牌零的突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省政府副省长张雷、盐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分别接见获奖选手及技术团队;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突出贡献单位。
培训机构  年内,全市技工学校共招生1.10万人,应届毕业生6190人,就业率99.6%。全市新增省级示范专业1个、精品课程3个、教学名师2名、重点专业2个、专业带头人12名。全市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89个,全年培训4.55万人,结业3.81万人,结业率83.38%。
技能鉴定  全市有11.07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9.13万人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组织全国、全省职业资格统考7710人。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开展规模企业技能人才评价19户,评价784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392人,其中1549人取得高级工以上证书,7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
201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人社局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转移总量持续增长、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增收贡献稳步提高的局面。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4.16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27.16万人,转移率为67.61%。全年新增转移就业3.7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44.3%。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工作,全年共有8634人享受省级财政安排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资金766.25万元。深化外省劳务协作,全市在巩固原有的劳务协作基地的基础上,新建劳务招聘联盟,共享各地劳务协作基地和资源,组织到陕西、云南、四川、河南等劳务协作基地,开展跨省招聘活动13场次,参加企业34家,提供招聘岗位2722个,协议录用人数465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创建工作,按照创建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市、区)成功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乡镇99个、充分转移就业村2143个。
春风行动  1~3月,市人社局制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做好春运期间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组织开展以“求职就业有门路,岗位信息送到家”为主题的春风送岗位活动周。通过开展摸底调查、集中发放“春风卡”、送岗下乡、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开展劳务对接、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纳就业、鼓励职业中介开展诚信服务、组织技能培训等,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活动期间发放“春风卡”18万张,岗位信息23万条、春风行动专用手机卡3000张,农民工维权手册16.6万本,提供免费服务15.4万人次,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6288人。
四、基层平台建设
2015年,市人社局持续推进全市基层人社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和服务前移、职能下移工作。至年底,大市区共建立镇(街道、园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54个,其中亭湖区13个、盐都区19个、开发区2个、城南新区4个、大丰区16个;共建立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720个,其中亭湖区175个、盐都区256个、开发区33个、城南新区41个、大丰区215个;共为镇(街道、园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配备工作人员272名;共为村(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870名。全市100%的镇(街道、园区)、93%的村(社区)人社平台达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