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异兽  奇花名木

【概  况】  盐城是“东方湿地之都”,生态独特,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有着众多的奇花名木和珍禽异兽。湿地保护区内有动植物2500多种,其中鸟类394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有浮游生物89种、腔肠动物8种、环节动物63种、甲壳动物83种、棘皮动物10种、昆虫508种、鱼类284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8种、兽类31种、种子植物539种、固着性海藻83种、浮游植物190种等。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7种。
【奇特的枯枝牡丹】  在盐城市区正南12千米处,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便仓,这里的枯枝牡丹以奇、特、怪、灵而饮誉古今,驰名天下,与琼花、并蒂莲一道被誉为江苏三绝、花中奇葩。其一枝枯而不朽。每逢花盛时节,这便仓牡丹园中的鲜花恰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它那繁密厚实的叶片,也青翠欲滴。然而其枝梗呢,却如摇曳在寒风中的枯枝,憔悴欲朽,若折取一枝,放入火内,如干柴一般,顿时即可燃着。其实,枯枝牡丹枝梗,只是貌似枯朽而实非枯朽,它的枝梗内不仅有营养丰富的水分,而且含有特殊的因子,它能不断地输送养料给花苞和叶片,又易于燃烧。其二是闰月花为单瓣。正常年份,每朵花通常为12个花瓣,而到了农历闺年,花瓣就会奇妙地增加到13个花瓣。其三是放花时节性较强。每年都是谷雨前后三日开始放花,花信儿准确无误。然而这花似乎能感应世事时势,颇有灵性,有时还会在深秋和初冬时节两度开放,枝干无叶却有花,蔚为奇观。尤其神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枯枝牡丹盛开在举行开国大典之日;国庆10周年时,枯枝牡丹曾两度开花;1972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时,枯枝牡丹又在隆冬时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之后,园内和园外散植的单瓣红白牡丹,再次开放若干无叶之花。对此,报纸和电视都有过报道。这虽然是自然界生态变化与政治事件的偶然巧合,但却给枯枝牡丹染上了更加迷人的色彩。人们借此以抒怀,赞其为“神花”。殊不知,枯枝牡丹偶尔于秋冬开花的这一现象,与便仓一带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里正好有着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冷暖适度的气候条件,以及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土壤,再加上护爱管理得当,枯枝牡丹便能一年两度开花。现园中牡丹已有400多株,70多个品种,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繁花似锦,游人如织。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
【神奇的五谷树】  盐城有300年以上一级古树名木10株,其中建湖县九龙口镇谭赵村就有一株。它苍劲古老,树高7米左右,有合抱之粗,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无核,所结果实年年形状各异,有时像小麦,有时像水稻,有时像高粱,有时像谷子,有时像荞麦,由此人们称其为“五谷树”。所结果实只可观赏不能食用,每年长什么,没有定律,结稻谷的年份最多,有些年份结出的果实,还有像鱼虾的。更为奇特的是,五谷树还有预报当地年成丰欠的功能,当年果实形似水稻,则水作物丰收,形似高粱,则旱作物丰收,1991年结的果实似小鱼,夏季就遭了水灾。人们认为五谷树能预测来年的五谷丰收,将其视为神树。五谷树,结五谷,预天灾,兆丰年,令人叫绝。五谷树来自何处?传说不一。据九龙口镇老人介绍,相传此树乃明代郑和下西洋携回的“海外来客”,共两株,这是其中的一株,原种在南京古庙内,后被收成庄渔民移植在此。这棵奇树虽已有了几百年,但依然枝繁叶茂,树干的侧枝由于岁月的消磨都赤条条地伸向半空,显得古老而苍劲,新生的枝叶葱葱郁郁。当地人民十分爱惜这棵树,建湖县将其列为县级保护文物,砌了围栏,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人士前来观赏。五谷树,在盐阜大地上其实还不止一株。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在建湖县近湖镇蔡徐村、盐都区北龙港镇正德庵院墙东、东台市安丰镇大港村也均发现有五谷树。有学者通过资料研究得知,“五谷树”的学名原来叫“雪柳”。《辞海》中对“雪柳”给出的注释中,注明“雪柳”亦称“五谷树”,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过街柳”。五谷树究竟原产哪个国家?它的功用有哪些?专家们还未作出定论,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湿地之神”丹顶鹤】  丹顶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身披洁白羽毛,喉、颊和颈为暗褐色,长而弯曲的黑色飞羽呈弓状,覆盖在白色尾羽上。特别是裸露的朱红色头顶,好像一顶小红帽,因此得名丹顶鹤。丹顶鹤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它丰姿秀逸,性情幽娴,矜持华贵。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高雅洒脱的鹤和挺拔苍劲的松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丹顶鹤多栖息于开阔的芦苇丛或多草的沼泽地带,主要以鱼、虾、贝类和植物根茎为食,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是典型的候鸟,每年随季节气候的变化,有规律地南来北往迁徙。盐城东部沿海具有较高自然性和完整性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海岸带湿地,既是丹顶鹤的典型越冬栖息地,也是大量水禽迁飞栖息点。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并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6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每年到这里越冬的丹顶鹤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
【“四不像”动物麋鹿】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可与国宝大熊猫相媲美,相传是姜太公的坐骑,因其“角似鹿,脸似马,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亦有人称其角似鹿,颈似驼,蹄似牛,尾似驴)。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1.3米。雄鹿较大,体重可达250千克,雌鹿较小,雌鹿无角,雄鹿有角。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麋鹿作为世界珍稀动物,曾经仅产于中国。早在五六千年前,盐城沿海湿地就成了麋鹿的生活栖息地。1865年,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无意中在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西方驻清朝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洗劫一空。至此,麋鹿在中国故土绝迹,长期漂泊海外。20世纪80年代,经专家考证,中国确定并划出土地近300公顷,建立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986年8月14日,39头漂泊异乡的麋鹿,从远隔重洋的英国返回故土,重新回到了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为了拯救濒危物种,恢复其野生种群,1998年开始进行野生放养实验,当年挑选了8头放归大自然。2002年又挑选6头放归大自然。它们分别于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在野外顺利地各产下一仔,开创了1000多年以来世界上没有野生麋鹿的历史先河。2003年开始实施大规模野生放养实验,又一次将18头麋鹿放归大自然,次年又产下5头幼仔。2006年21头麋鹿又一次冲出围栏,奔向大自然。经过20多年的有效保护,2013年麋鹿种群已增殖到2000余头。在全世界3000多头麋鹿中,盐城麋鹿在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方面均居世界首位,中国麋鹿已昂首走出《国际频危动物名录——红皮书》,盐城为人类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