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服饰

时间:2017- 12- 28 浏览次数: [ ]

一、服装

款式 清末,境内城镇成年男子多半穿竹布长袍,腰系长蓝绿长巾,略有身份者,则穿长袍马褂。农民平日多穿大襟上装,故春秋冬季有“对襟衣服不暖和”之说。民国以后,读书人开始穿学生装、中山装。境内妇女,无论贫富,多穿大襟上衣,俗称“大襟褂子”,腰系长裙,内穿长裤。出客时,穿的长裙前后有口子,后来时兴裤裙,俗称“八幅罗裙”。其时,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春秋季穿夹套裤,冬季穿棉套裤。

建国后,境内普遍流行中山装、学生装,青年女性时兴穿列宁装,后改穿两用衫。“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学生红卫兵带头,一时军装盛行。中老年或穿军装或着工作服。70年代以来,服装款式变化较大;开始流行小裤管。80年代后,时兴喇叭裤,尔后又风行西装、牛仔服、香港衫、滑雪衫、羽绒服、T恤衫、航空服等。尤其是女性,着春秋衫、紧身衫、百折裙、连衣裙和各种毛线针织外衫等,千姿百态。童装变化较大,除了仿照成人的流行款式外,近年如海军衫、背带裤、中筋裤、蝴蝶裙、小坡风等均很风行,档次亦愈来愈高。

色尚 旧时,境内民间老年人着装,均以蓝黑为主,后来时兴穿中山装时,除蓝黑外灰色成主色、中老年妇女走亲访友或入寺庙敬香,穿黑色丝裙,做家务时,腰间兜上或灰蓝色或紫红的围腰裙。年轻大婶们与湖荡边的渔民、农民妇女喜穿蓝色土布缝制的“竹裙”,上衣则为浅蓝色,称为"嫩竹布"。城镇中青年爱穿蓝色或浅灰色,内衣和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文化大革命”中,穿草绿色军装成为时尚。80年代以来,男女青少年的色尚目益绚丽多彩,妇女儿童以鲜艳为美,男青年们也多着红装,中老年穿紫红色上衣者也逐渐增多。

二、鞋帽                                        

鞋 民国初期,境内大多数人春秋穿单布鞋,或叫“双梁鞋子六重条”,俗称“和尚鞋”, 鞋头是平的,以黑色居多,忌讳蓝白二色。冬天穿棉鞋,棉鞋为两片瓦式。雨雪天穿钉鞋,也以两片瓦式居多,厚底,高帮或短帮,外抹桐油,底部钉满圆头铁钉,用以“扒滑”。30年代后,有少数城镇富户人家穿皮鞋或套鞋、胶底鞋。广大农民劳动时赤脚或穿草鞋;平日居家多穿蒲鞋。西部地区蒲鞋用芦花、家禽羽毛和稻草、布条编成,俗称“毛窝子”;东部地区盐碱重、土质硬,往往于蒲鞋底加钉木板,夏天则多穿木屐。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布鞋样式向牛筋口、塑料底或橡胶底、牛筋底转化,同时又先后有元宝口胶鞋、解放鞋(球鞋)、塑料凉鞋;高筒胶鞋和旅游鞋问世。目前,青年男女穿中高跟皮鞋,式样、颜色不断翻新,传统两片瓦鞋、圆口布鞋和绣花鞋基本绝迹。

帽 清末民初;境内的地方绅士、地主、富商和官宦,多戴瓜皮帽,少数冬天戴兽皮帽;劳动人民秋冬戴礼帽、毡帽(俗称“箕帽”)或“马虎帽”,春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俗称“篷”)。妇女多扎头巾"御寒。

建国后,除部分老年人还保留传统帽式外,大多数人喜戴列宁帽、八角帽(又叫解放帽)、工人帽、鸭舌帽、绒线帽。“文化大革命”前后,戴军帽一度相当普遍。70年代末,男女青年开始戴风季帽、太阳帽、旅游帽和各式各样的线帽。其中,又以女式遮阳帽尤多,港台风味渐浓。

三、容饰

 发型 清代,境内男女普遍蓄长发,男蓄发辫,女盘发髻。辛亥革命后,男性中、老年剪辫为平顶头、圆顶头、光头(俗称“和尚头”),青年则剪西装头(亦称“分头”),小孩剃“桃子头”,女性中。老年仍保留梳髻习贯,青年则普遍剪齐耳短发,俗称“二道毛”。

建国后,男性剪平顶头,和尚头已少见;女性除老年外已无人梳髻。“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大都剪为短发,发型简单划一。80年代后,发型变化较大,男性青年喜留鬓角长发,烫发,染发较为普遍,发式有青年式、游泳式、自由式、有缝式、无缝式等;女性中,青年普遍烫发,发式主要有波浪式、花瓣式、爆炸式、奔式、瀑布式、双花式、单花式等。

饰物 建国前,境内城乡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妇女,大多佩有头簪、头钗、耳环等饰物;富裕人家女子佩戴项链、胸花、胸针、戒指、手镯,儿童则佩戴锁片、项圈,也有的富户人家以子为贵,给男孩耳戴耳环、颈戴项圈、腕戴手镯,胸挂“长命锁”等。这些饰物多半视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分别以金、银、玉、珍珠、玛瑙等制成。

建国后,佩戴饰物的风气渐趋简化,一些金银饰物多半用以收藏之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佩戴饰物之风基本绝迹,城乡一些青年女子以镶金牙、戴手表为时髦。80年代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耳环、耳坠、项链、戒指、手镯等金银手饰再次流行,并日趋增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