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属称谓
长辈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口语中称老太爷、老太太,或称外曾祖父母为外老太爷、外老太太;祖父母,北部地区称爹爹、奶奶,南部地区称嗲嗲、奶奶,外祖父母称外公外婆或外公爹爹、外婆嗲嗲与外婆奶奶。父亲、,岳父或公公,城镇多称爸、乡村大都称嗲、大爷;母亲、岳母或婆婆,城乡均称为妈妈或姆妈,伯父母、叔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爷、大妈(婶) 、二爷、二妈等,其中,年龄最大的伯父母多称大爷(伯),而年龄最小的叔父母则多称为老爷、老妈;姑父母一般依次为大姑爷、大姑,二姑爷、二姑等,其中,年龄最小的姑父母通常称为老姑爷、老姑;舅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舅舅、大舅姆(妈) ,二舅舅、二舅姆(妈),其中年龄最小的舅父母称老舅舅、老舅姆(妈) ;姨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姨父、大姨娘,二姨父、二姨娘等,其申年龄最小的称老姨父、老姨娘。
平辈 兄嫂一般依次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等;弟媳一般呼名,亦有称弟弟、妹妹;姐姐、姐夫一般依次称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亦有称姐夫为哥哥;妹妹一般依次称大妹、二妹,妹婿通常在其姓前加"小",如"小李",“小张”,等,对妹妹、妹婿也有直呼其名的。堂兄弟、堂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与上述相同;表兄弟、表姐妹、姨兄弟、姨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亦与此相同,有时则在前面分别加上"表'或"姨"字。
儿女结亲后,亲家双方父母互称亲家公(爹)、亲家姆(母)。境内夫妻也有随自己的子女称自己的长辈或平辈的习惯。这实际是对其子女起一种示范教导作用。
2、社交称谓
日常生活交际中,对年龄差距较大的长者,乡村多称作老爹爹、老奶奶;城镇则多称为老先生、老师傅、老同志、老太太;对年龄相仿的,乡村多称大爷、大妈或大哥、大嫂,城镇则多称为师傅、同志、大姑、小姐等;对年幼的,乡村称为小大爷、小老爹、小弟弟,小姑娘、小妹妹,城镇多称作小朋友。
在工厂企业的职工之间,对直接带自己的师傅,通常只称师傅,而对其他师傅则往往要在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如"李师傅"、"王师傅"等。
学校学生,建国前多称老师为先生,称老师的妻子为师娘,建国后统称为老师和阿姨;老师对学生则直呼其名。
境内民间另有一种拜干亲的习俗,干亲双方通常互称为"干爸爸"、"干妈妈"和"干儿子"、
"干闺娘"。干亲之间的往来,是一种无血缘亲戚关系的往来,一般或出于某种政治、经济上的需要,或为相互联姻之前奏,或有恩于人。现时,拜干亲的习俗已不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