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习俗·嫁娶

时间:2017- 12- 28 浏览次数: [ ]
民间结婚为期三天。第一天称为“催妆”,亦称“发轿日”, 因路远的新娘,这天就要发轿或发船迎娶。是日, 男女两家门前张灯结彩, 设宴待客。 两家亲戚纷至沓来庆贺, 称“出人情”。男女两家, 为感谢媒人玉成美事, 首请媒人坐一席, 又称“谢媒酒”。下午新郎去祖坟烧纸,称“送喜钱包”; 晚间专备一席, 新郎坐首席,未婚青年作陪,谓之“状元席”。吃完“状元席”, 择一童男子与新郎同宿, 称“压床”。枕头底下,须放喜钱, 当然归童男所有。 也有由两童男压床,新郎由部分亲朋陪伴彻夜打牌玩。

  完婚日称为“正日”。男方以轿子或船车迎接新娘,也有由媒人“领亲”或新郎“迎亲”;盐城西乡也有不迎亲的叫“等亲”。轿前船头披红挂彩的木偶神像为“恭贺老爷”,这是临时从小庙中请来的。迎亲多用花轿或青布轿,用红绿绸扎彩,红灯引路, 由吹鼓手(乐队) 吹吹打打发至女家, 由女家东南方入宅。入宅前,男方要给女方“开门封” (红纸包现金)方可开门。如新郎坐轿迎娶的,女家设宴招待,宴毕,新郎先行归府,称“轿前新客”。农村贫苦人家用“滚轿’’ (即独轮车),穷乡僻壤也有男方用大木桶代轿或步行迎娶。盐城西区水网密布,一般是用船迎娶新娘。迎亲时要带鲤鱼、米、双刀肉、猪肚肺、糕点糖果等礼品。米为一斗, 肉为5排胁骨宽意为五子登科,称为“还爷娘米”。今永丰。一带,改成送一条细草席, 以作对父母养育的补偿。

  新娘临行前着凤冠霞帔,后改着“帔纱”,以红纱巾蒙头, 叫“盖头”或“上头”。女方家长有的提出 “发轿钱”, 男方还价, 协商后付钱。由嫂嫂盛碗满饭捧给姑娘吃, 称“上轿饭”。姑娘脚穿用红纸封底的新鞋,一般外趿着父兄的旧鞋,或由父兄近亲背负上桥、上船。此时,新娘脚不能踏地,避免触犯天地神灵,脱下的旧鞋中, 留有“封子”由兄弟取去。 临上轿,或上船,姑娘流泪痛哭,称“哭嫁”。哭嫁时少数地方也流行“唱歌”,称“哭嫁歌”。姑娘先谢爷娘,再谢姐姐、长辈、哥嫂和媒人。姑娘的母亲亦哭,告诫女儿如何做个好媳妇,称“十诫训”,哭得越痛楚, 预示女儿婚后进的金银越多。有的隔夜开哭,称“谢嫁妆”,感谢爷娘办嫁妆的辛苦,盐城西乡,更传有如果不哭,新娘今后会养哑吧。哥哥抱妹妹上轿或搀上船, 称“抱上轿”。哥哥挽住花轿口叮嘱妹妹, 称挽轿”。启轿后, 哥哥喊停轿, 再次对妹妹叮嘱,称“间轿”, 一般达三次之多。父母送出门口,嫂嫂和亲戚送出场角,哥哥送出“青龙头” (一条直路的尽头)。沿海盐民有接轿的习俗, 男家派人在半路候轿,见轿鸣炮, 以示迎接;女家鸣炮还礼, 以示欢送。轿在途中,轿夫故意颠簸,称“颤轿”,颤得姑娘头昏眼花, 呕吐不止。新娘便将事先准备的盛灰脚炉踢出轿门, 轿夫即不能再放肆颠簸。起轿时,周围的井泉、碓、磨以及神祠庙宇,必须用一块席子遮蔽,等花轿过去方可收起,意在镇压邪秽。船过桥梁也要放鞭炮, 以驱邪。行程中,如遇别的婚轿或新娘船,要“抢上风”争着先行,图吉利。否则双方新娘调换裤带。

  新娘上轿、上船后, 大多近亲一至二人备轿、船护送,称“送亲”。一般平辈二人(兄弟)、长辈(伯叔) 一人,女的不能送亲。随轿船至男家,一般安排在邻家接待, 以不影响家中办喜事,晚上专备一桌酒席招待,男方父母、新郎出面请酒, 酒桌中必须由年龄相仿的平辈陪同,最好八人一桌,如果六人一桌,朝席必须空缺,否则上下横头各一人,形成乌龟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席上八碟中有蛋盘,这蛋千万不能吃, 如果吃了蛋, 即意味着叫送亲的滚蛋。按习俗吃到红烧肉送亲的便起身告辞,所以这里红烧肉是最后一道菜。一般送客当晚即回。

  日落前轿、船必须到达男家, 这时鸣炮奏乐, 以示欢迎。第一要事,将恭贺老爷请人客堂供奉。新娘进家忌从下首人门,花轿要在堂前停数分钟,方才开轿,称为“闷轿”。船到岸边也要停数分钟, 才有人去接新娘子, 称“捺性子”。新娘上岸和下轿由伴娘(亦有称伴妈、搀亲奶奶)扶携,地上铺上席子,亦有铺芦柴、铺互连的麻布袋,使新娘脚不沾地。也有步步生财,代代相传之意。到门前,跨(旺)火盆,跨马鞍桥(一般由红纸裹的小凳子代替), 意为驱邪平安。

  建国后,推行新婚姻法,加之轿行闭歇,风俗变化很大,60—70年代农家带新媳妇多用自行车,也有用手扶拖拉机、挂浆船。80年代城镇青年接新娘多用小轿车,方便、快捷、高雅。且新娘打扮平常,一般流行烫头发,佩红花,穿着时髦服装。80年代流行穿婚纱。有的离别父母也哭一下,但不再唱“哭嫁歌”, 多数含笑而别。近年来, 随着经济条件好转,一般青年结婚,都要租用彩车、婚纱、购买鲜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