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天 麋 踪
王海燕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麋鹿和人类共同具有300万年的生命历史。早在人类出现之初,麋鹿就已存在了,它们主要生活在东亚地区,尤其集中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地。
远古时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域森林浩瀚,草原辽阔,水域宽广,沼泽密布,麋鹿在此来去如风,纵横驰骋,与人类祖先共享蓝天。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是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的“神兽”,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麋鹿的记载。
麋鹿俗称“四不像”,角似鹿非鹿,具有鹿的温和;头似马非马,具有马的忠贞;身似驴非驴,秉承驴的坚韧;蹄似牛非牛,拥有牛的勤奋。这种体长2米多高1米多的奇异动物毛色淡褐,长尾,雄鹿有角,雌鹿无角。
麋鹿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共存时期,它的生存与繁衍也和人类的历史进程一样经历了无数磨难与坎坷。两三千年前,是麋鹿家族的繁盛时代。大片水草丰茂的草甸,成为麋鹿自由繁衍的家园。据中国最早的地理博物志《山海经》记载:大群的麋鹿足迹遍及中国大地。古代的志书与近代的考古资料均显示当时麋鹿的数量以千万计,《博物志》称:“海陵抚江接海,多麋兽,千百为群。”而从“麋鹿‘掘食草根,其处成泥,民人随此而略种稻,不耕而获’”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祖先与麋鹿曾怎样毗邻而居,和睦相处。此后,麋鹿愈显高贵,逐步从蛮荒的旷野,步入了皇家林园,被当成宠物供人观赏,还经常作为国宝向国外展示。《孟子》中便有这样的文字:“文王之圃,方七十里……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麋鹿曾经与我们的先民毗邻而居,和睦相处。但是,好景不长,唐、宋朝以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广阔的自然草甸被开垦,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人类滥捕,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到元、明朝时,麋鹿仅生存于皇家猎苑之中。至清代,北京南郊皇家猎苑仅存200多头麋鹿,这是当时世界仅有的麋鹿群。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而它传奇般的身世与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有着不解之缘。要不是因为这位爱尔文·大卫,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会如此曲折跌宕并富有戏剧性了。
那是1865年秋季的一天,爱尔文·大卫听说北京南海子皇家林园里豢养着几头“四不像”的动物,想一睹风采,便骑着一头毛驴来到苑外土岗上向内窥视,麋鹿那奇异的外形使他双眼一亮,凭着博物学家特有的敏锐,他感到那一群陌生的动物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科动物。事实上,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已是全世界惟一幸存的麋鹿群了。
爱尔文·大卫因发现了新物种而感到无比兴奋,他很想接近麋鹿,无奈皇家禁地戒备森严,他的频繁出现总遭到哨兵的呵斥。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盘桓数月,不肯离去。直到第二年年初,这位“中国通”终于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以20两纹银与他秘密交换了一架麋鹿头骨和两张麋鹿皮。
不久,麋鹿标本便漂洋过海,寄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鉴定,这不仅是从未发现的新物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种属。两年之后,大卫关于发现新物种的论文轰动世界动物研究界。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种鹿,从此,在古老中华大地上生存了数万年的麋鹿,多了另外一个名字—“大卫鹿”。
此后,欧洲各国纷纷通过各种手段,从北京南苑共掠去几十头麋鹿。不久,麋鹿,这一弥足珍贵的新鹿种开始出现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动物园里。清朝末年,麋鹿已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它比大熊猫的闻名于世至少早了半个世纪,但在它的祖国—中国,却已所剩无几。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生存于皇家林园的最后几十头麋鹿,终于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被洗劫一空,然后,麋鹿们像战俘一样被带出海外,远离故土,开始了长达百年的风雨飘摇和流浪生涯。从此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再无麋鹿的踪影。
那些流落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圈养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种群规模逐渐缩小,越养越少。与人类几乎同时起源,历史上一度与人类数量相当的麋鹿,最终存世的仅有18头,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麋鹿濒临灭绝的时候,一位酷爱动物的有识之士、英国的贝福特公爵,通过他的义举使麋鹿绝处逢生了。他用重金从法国、德国、荷兰和比利时4国收买了世界上仅有的18头麋鹿,以半野生的方式集中放养在乌邦寺庄园。
乌邦寺庄园成为落难的中国麋鹿最后起死回生的地方,而这18头麋鹿也就成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回家”、“让麋鹿回归故里野生放养”,并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倡议。八十年代,中英两国领导人会晤时,英国撒切尔夫人说,香港回归和麋鹿回家是中英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不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政府,联合达成在麋鹿的原生地恢复其野生种群的共识。
1985年,22头麋鹿从英国运抵北京。至此,麋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海外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涯,重回故土家园,开始了回归大自然的新生活。
中国之大,究竟哪里才是麋鹿真正的故乡呢?上个世纪中叶,在江苏盐城大丰沿海出土了大量麋鹿的骨骼,此后又陆续出土麋鹿亚化石12处,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经过中外专家的大量考证和沿海实地考察,位于黄海之滨的大丰市境内、川东港以南的一片黄海冲积平原沼泽地,最终被确定为麋鹿的故乡,也是最理想的麋鹿放养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而且河海港汊蜿蜒交错,盐土沼泽星罗棋布,裸地、草地、芦苇、蒲荡,一派海滨原始风貌,与麋鹿的原始生存环境极其相似。于是,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了。
麋鹿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乐园。它占地约4万多亩,核心放养区为5300多亩。1986年8月14日,在英国乌邦寺园主泰维斯脱克侯爵夫人的支持下,由英国无偿赠送的39头麋鹿,从伦敦装箱,乘专机远涉重洋运抵大丰,成为保护区最早的“居民”。
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科技人员经过精心观察和饲养,逐步掌握了麋鹿的生理行为、活动规律以及疾病防治措施,麋鹿的数量迅猛递增,如今麋鹿的总数已由39头增加到700多头,其繁殖速度和成活率均居世界前列,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在总量上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这也意味着麋鹿的基因库已经初步建成。为恢复麋鹿的野性, 1998年工作人员将8头麋鹿做上标记,进行野生放养的试验。2003年3月,麋鹿在野外成功地产下3头幼仔,成为目前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麋鹿。
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已初步建成具有海滨特色,以麋鹿为主、多种动物共存的海滨野生动物园,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成为旅游胜地。进入保护区,古朴典雅的牌楼上题有“大丰麋鹿苑”五个大字,不远处是雌、雄麋鹿和子鹿群雕。沿南北大道往前,路东人工湖畔的蒙古包、西班牙式建筑群,可供游人食宿。路西有林中小道、碑牌亭廊,姜太公骑“四不像”的雕塑,使人忍俊不禁。再往前走,便到了麋鹿场。登上高高的六角形的观麋塔,凭借望远镜,可领略原始滩涂的自然风光,观赏野生的麋鹿群。这里还建有珍稀植物园、动植物标本展览馆、音像馆、小跑马场等。
麋鹿是一种食草兽,喜爱潮湿,耐寒,能安全度过零下15—18摄氏度的低温。麋鹿的皮毛每年换两次,夏季为棕色,冬季呈灰褐色。
麋鹿喜欢群居生活,善于奔跑。群鹿奔腾时,有一种铺天盖地的壮阔之美。麋鹿高大的背上常常会站立着一两只白色的鸟,它叫白鹭,专食麋鹿身上的虱子。当麋鹿箭步奔驰的时候,背上的白鹭宛如麋鹿头顶飘动的白丝带,他们总是亲密无间,形影相随,构成一幅幅原始滩涂上神话般的风景。
麋鹿的夜生活极富情调。夏夜,月色融融,麋鹿在芦苇丛中依水栖息,谛听蛙鸣,享受凉风的抚摸。偶有麋鹿怕蚊虫叮咬,懒懒地将身子藏进深水潭里。担任守卫的雄鹿忠于职守,发现异常动静,一声鸣吼,群鹿惊起,倘无威胁,各自岿然不动;倘来者不妙,便听呼啦一下,瞬息无影无踪。秋夜的苇丛是天然的屏障,麋鹿占林为界,尽享星光点点。无风的冬夜,海水悄无声息,一轮冷月照在枯草铺就的素色地毯上。麋鹿们静静地躺下,在月光谱写的古老乐曲中,酣眠。
冬去春来。经过漫长的期待以后,麋鹿终于盼来了枯草返青、百花烂漫的春天。这是一个青春萌动的季节,浩荡的春风,吹遍了雄鹿争王的战场,明媚的阳光洒在迷人的滩涂上,麋鹿家族的繁衍历史拉开了序幕。
和丹顶鹤的忠贞爱情相比,麋鹿的“一夫多妻制”则表现出一种博爱的情怀。但并不是所有的麋鹿都享有“博爱”的特权。在麋鹿王国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有在每年一度的麋鹿王大选赛中获胜的雄鹿,才真正享有这份特权。于是,每年5月下旬,麋鹿自然保护区内槐花飘香,绿草如茵,白鹭云集。在如此生动的季节里,成年雄鹿开始塑造自己威武的形象,他们往身上涂泥浆,用青草做饰物,一切激情都在悄然酝酿着。六月上旬,一群群充满自信的、膘肥体壮的雄麋鹿便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大片的开阔地,开始他们激烈的鹿王大选赛。
六月,正是梅雨季节。一场小雨过后,天空一碧如洗,小河边各种颜色的小花姹紫嫣红,一望无际的狼尾草郁郁葱葱。
这场大选赛完全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对手,两头一组,淘汰选拔。参赛的雄鹿多达几百头,场面颇为壮观。赛场的周围由许多雌鹿、小鹿助威。白天激战未果还将迎接夜战。最后赛场上剩下两头雄鹿,这是冠亚军的决赛,也是争夺鹿王的殊死之战。两头体大身健的雄鹿用角作锋利的武器,短兵相接,在激烈的格斗中,流血受伤在所难免。尤其在最后的决赛中,由于双方都势均力敌,残酷的争斗极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麋鹿的生命。或许正是这自然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或者麋鹿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才使他们在地球上延续了近三百万年的历史。
新的鹿王诞生了,在一片山呼般的鹿鸣声中,称王后的雄鹿雄纠纠、气昂昂地绕场奔跑,仿佛在向所有的雌鹿们庄严宣告:我是你们的君主,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我的“嫔妃”。
这一年里,新的鹿王将主宰整个麋鹿王国。
麋鹿王国里实行鹿王统一指挥下的母系管理体制,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所有的雄鹿中,鹿王可谓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其他雄鹿若稍越雷池半步,就会遭到鹿王无情的驱赶,甚至猛烈的攻击。因此,绝大多数雄鹿极有可能一生都无法留下一儿半女。
鹿王对自己的“嫔妃”管理非常严格。平时密切观察,发现有“移情别恋”或私奔的,轻则以吼叫“训斥”一番,重则穷追不舍,吓得雌鹿胆战心惊,痛改前非。麋鹿王在独霸雌鹿期间,很少吃草、喝水,操劳不息。3个月后,鹿王耗尽精力,体重下降几十斤。
鹿王不是终身制,每一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谁是明年的鹿王?所有的麋鹿都拭目以待,所有的雄鹿都在为来年的大选,积蓄着力量。
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初春,是麋鹿产仔的季节,每胎仅产一仔。刚生下来的小鹿身上长有像梅花鹿一样的花斑,煞是好看。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常遇难产,有时还有生命危险。那些生来就失去母爱的小鹿们,很自然就将人类当成它们的妈妈。幼鹿出生后即可站立,随之行走,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六个月后独自谋生,再不依赖父母。
转眼已是金秋时节,滩涂上秋色迷人,湛蓝的天空下,观麋塔西侧的港汊间,狼尾草有些泛黄了,一群幼鹿象调皮的孩子,或采食嫩草,或互相追逐,或自由嬉戏。不远处,小鹿的母亲慈祥地看着他们,尽享天伦之乐。
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有野生麋鹿种群,近年来陆续兴建了一批生态馆。走进古生物、海洋生物、陆地生物标本馆,就如同步入了湿地生物自然演化的大观园。
地球上的生物来自于海洋,穿越从古到今的时空,从单细胞逐渐演变为海洋生物、两栖动物到陆地飞禽走兽。这里丰富的馆藏讲述着这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
首先赫然入目的是古生物化石——5亿50万年前生命的起源三叶虫和活化石鹦鹉螺,鹦鹉螺外壳的剖面有36个圆形小舱,每舱都有一个出气口。潜水艇的螺旋桨制造就是由此得到启发。
馆里陈列着无数珊瑚,枝杈丛生,仿佛冬天落叶已尽的小树。这里海洋生物标本多达2642盒,分为9大类,真是海洋大观。
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和进化,都依赖于相应的生态环境。标本馆也以“生态”为题,列有“海洋生态”、“池塘生态”、“草原生态”、“森林生态”、“麋鹿生态”等,珍禽异兽被分别放入各自生活的环境中。比如,池塘生态中有珍贵的黑天鹅,草原生态中有几乎绝迹的蒙古野驴。而金雕则站在高山之颠,显现了雄视千古的英姿;哺乳类红腥腥,是我国仅有的两个标本之一;白头叶猴实在稀罕;世界上最小的、可放在手心的—指猴,理所当然地占有一席之地。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里的蝴蝶馆,则又是一派林丰草茂、蝴蝶纷飞的天然境界。从块石垒成的山洞前行,洞壁灯光明亮,大量图片、实物展示了蝴蝶由卵到幼虫、蛹、成虫的演化过程、生活习性,馆内还展有生活在麋鹿保护区的9种蝴蝶。
前行进入“别有洞天”。这里有多种昆虫,蚂蚁和蝎子在各自洞中,自由漫步,自然界生物的多样和谐一览无余。接着是人工溶洞、克隆洞、恐龙洞等。溶洞里石笋、石柱参差而立。继续前行,顿时豁然开朗,一座硕大的蝴蝶标本室出现在游人面前。这里才是蝴蝶馆的主厅,里面陈列着一千多种蝴蝶的标本,单世界名蝶就有14种。
大紫蛱蝶,是日本的国蝶;君主斑蝶,是世界上飞行最远的蝴蝶;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被人们称为“爱神蝶”;三尾凤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标本室里还有夜里飞行能发出蓝光的夜明珠蝶;有十分名贵的中华虎凤蝶。馆内蝴蝶的品种之多、形态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蝴蝶标本室外,一派原野风光。园内花木扶疏,一座竹亭迎面而立,亭上两只喜鹊啼鸣。人在园中走,蝶在园中飞。蝶,悠然而舞;人,怡然而乐。
蝴蝶馆的最后一部分,是蝴蝶画陈列。《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依次挂在墙上。人物除面部外,衣履皆由蝴蝶翅膀拼贴而成,工艺精湛。
标本馆内一方明镜上,八个大字跃然在目:“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仿佛是麋鹿的呼唤,湿地的呼唤,是整个大自然的呼唤!
同在一片蓝天下,人类却往往决定着动物的命运。历史上,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麋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以致大规模灭绝。今天,也正是由于人类的关爱和拯救,麋鹿这一珍稀的濒危动物才得以保全,并拥有了自己的家园。
选自《盐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