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文化根脉 盐城不能无“盐”———关于沿海大开发中坚守海盐生产基地“红线”的思考

时间:2017- 12- 28 浏览次数: [ ]
(中国海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盐城市政协委员   盐城市委党史办公室处长  于海根)

盐城,是中国唯一以“盐”直接命名的地级城市,自古以来与盐结下了不解之缘。2100多年的“煮海为盐”生产历史,贯穿盐城历史全过程,为盐城这片咸土地打上了厚重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烙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海盐文化名片,建成全国唯一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和具有明清风格的盐渎水街,连续举办七届中国盐城海盐文化节。当下,海盐文化因具有较强的认同度而成为盐城人民的文化之根、城市之魂。但是几年来,海盐产区受地理区域、工艺条件、海水淡化和盐业体制的局限,海盐生产举步维艰。2005年,银宝集团旗下的灌东、新滩、射阳三大盐场生产原盐达59.02万吨。到2013年,海盐生产萎缩,亏损严重,灌东场24万吨,新滩场8万吨,射阳场整体转型水产养殖,不再产盐。2014年新灌片区仅有12万吨产量。

为深入实施沿海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落实江苏省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打造江苏沿海新的增长极,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黄海经济区”决定加快盐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步伐,并组织编制了《盐城市盐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3--2030)》。2013年还产盐的新滩盐场已整体划归新滩临港产业园区,当年9月,核心启动区22.7平方公里内的基础工程,路、桥、水、电、楼、馆等在裕华、裕新工区昔日原盐池里大刀阔斧的建设着;灌东片区招商引资进场的德龙集团以及浙江富阳造纸企业等大项目建设在全省最大的海盐场里强力推进着;新灌片区的高效生态农业(盐改淡)项目也在稳步实施中。

沿海大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大势所趋。从北到南,我国沿海传统产盐地区都在深化盐田开发利用,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河北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都在调济盐田用于开发。辽宁在五点一线经济带建设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带动东北亚经济快速发展,明确在营口、大连专门为传统制盐工业保留盐区面积设置了“红线”。南方的浙、闽、粤等地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盐城,作为中国海盐文化名城,在全国海盐产区引以为豪的是,延续2100多年的海盐生产一直没有中断过,这里的海盐文化积淀在全国具有独特的代表性。然而,市政府2013年编制的《盐城市盐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3--2030)》没有规定保留一定规模的海盐生产基地,只是分期分阶段的推出盐场土地,用于项目开发。按照目前建设速度不到两年,境内传统海盐生产将在盐阜大地上终止。届时,盐城将陷入“无盐之城”的尴尬处境。盐城的本色味道就是“盐”,没有海盐生产的海盐文化将是无味的地域文化。本人系最早研究并提出海盐文化的学者,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我四进新滩灌东盐区和沿海,走访相关部门和单位,调研寻找破解难题。为此恳请市委、市政府在沿海大开发进程中,一定要设置保留海盐生产基地的“红线”,留住盐城文化历史的“根脉”,留住我们城市的“咸”愁,盐城不能无“盐”!

一,顶层设计,及时调整政府规划方案。为了把盐城的文化根脉留住,更好的传承海盐文化,建议市政府在新一轮盐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调整方案,明确规定保留一定规模的海盐生产基地,确保年产量10万吨左右的生产规模。而且,规划调整迫在眉睫,要带有抢救性保护盐田的意识。盐田保护留置“红线”刻不容缓。

二,开发有序,着力保障优质区位盐田。面对快速推进的沿海开发,大项目源源不断进场开工建设,作为打造百年海盐企业、传承百年海盐文化的银宝集团公司,应当义不容辞的肩负起保护海盐生产基地的责任,在市政府统一协调下,及时对接发改委及沿海开发主管部门,快速拿出盐田保护方案,选择新滩灌东片区内区位优质的盐场土地,确保“红线”内盐田不被占用。

三,放眼未来,倾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早在2008年底,银宝盐业集团公司就与中国海盐博物馆联合申报“盐城海盐晒制技艺”非遗项目,并于2009年4月25日获批在《新华日报》公示,正式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4年12月1日,国家质监总局对外公布,“盐城海盐”又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盐生产工艺已经成为盐城一个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它与海盐文化融为一体。我们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擦亮海盐文化这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我们的生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包括社会各届有识之士都应当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倾心关爱我们一方家园的文化符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